第147章(第3/5页)

毕竟她自己赚的也是血汗钱,可不会在这种地方瞎大方。

总之,沈丽姝认为她给父母开的每一分工资都是他们应的,而不是因为亲子关系故意开后门照应他们,包括后来开店给爹娘的那部分干股也是。

这些年,老爹和齐孔目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兢兢业业给他们做好公关工作,从来不用他们操心生产经营之外的事情,沈丽姝和每一个深入了解过这一行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笔钱给得有多么划算!

而即便有了烧烤店这个摇钱树定期打钱,她爹也没有从此躺平,还在积极寻找各种赚钱门路,林家大舅的肉铺生意就是第一个尝试,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林大舅做生意讲究口碑,他的摊子上从来只卖新鲜猪肉,不新鲜的宁愿带回家,也不肯折价卖给客人,兼之他待客热情又大方,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积累了不少老顾客,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年给她爹娘分红都有好几十两。

手头的余钱越多,爹娘也越愿意继续投资,于是这些年结交的人脉派上了用场,当然最大的一条人脉还得是齐孔目,齐家财大气粗,又是老本地人,沈家旺只要说一声,对方手头有看好的投资项目便带他玩了。

当然老弟没有齐孔目的底气,每次投资的数目不是很多,因此只是赚点小钱而已。

好处是有老大带着玩,不用担心投出去的钱最后血本无归。

说到底,这年头还是讲究熟人好办事,真正值得信赖的还得是自己人,比如林大舅。

所以老爹也不能全指望齐孔目带,还得自己从身边挖掘好项目。

只是让沈丽姝万万没想到的是,老爹之后挖掘出的最大项目居然来自堂姐青娘。

青娘在烧烤店干得一直挺好,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远超她在镇上那会儿,而且城里生活繁华,在店里每天能见到形形色色的客人,可有意思了,青娘干进城那会儿可是被迷花了眼!

只是她到底起步比较晚,沈丽姝再看好她,她自己也有能力,跟原先那些工作经验丰富同时也在不断学习成长的小伙伴比起来,仍有不小的差距,这让刚加入团队的青娘有些无所适从。

可能是没有亲兄弟的关系,加上父母性格都过于软弱可期,于是养成了青娘要强的性子。她在镇上待得很开心,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因为能赚到钱,自己又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姐妹们处处都听她指挥,青娘很享受那时的日子。

青娘在新团队中待得没什么存在感,她也努力表现了,发现自己难以超越最优秀的那几位小伙伴,聪明的小姐姐便想到了换个赛道。

她不比那些一点点将烧烤摊做大做强、发展成如今规模的堂哥表哥们,没有那一份特殊的情怀在。对青娘来说,烧烤店是个赚钱的摇钱树,但汴京城这么大,能赚钱的树实在太大,她怎么就不能换一棵小树?

可惜这个想法一直被她爹压着。

沈四伯是老实人,却也是那种最固执最难搞的老实人,他觉得自己一家的好日子都是侄女姝娘带来的,他们无以为报,只能尽量做好姝娘安排的每一件事,不给她添麻烦了。

姝娘让青娘来店里干活,就是用得上她,她现在说不干就不干,能不给姝娘添麻烦吗?

沈四伯坚决不答应,没有任何商量的空间。

他这个老实人认定的道理,像青娘这样能说会道的都毫无办法,她想大概也只有堂妹姝娘能说服她爹。

可是连爹这一关都过不去,青娘也担心是自己不识好歹了,不敢去找堂妹说情,就这么安安分分在店里干了两年。

直到开第三家分店的时候,管人事的徐力看她各方面能力不错,有意培养她当下一家的副店长,提前找人谈话,觉得自己心思不在这上面的青娘才犹犹豫豫说出心底想法。

徐力还是比沈四伯和青娘更了解沈丽姝,甚至不需要提前请示沈总,当场表示青娘的想法不错,想干就去干,店里人手问题不必担心,毕竟都开了这么多店,人手自然是提前准备好了,老家那些表兄弟现在基本都薅来打工了,倒也不缺青娘一个。

他还兴致勃勃表示青娘如果手头资金不够,可以来找他拉投资。

徐力这么说,是因为知道先前老沈家买房时,沈四伯和青娘也出了一大笔钱,他们毕竟还没正式分家,沈四伯他们也更乐意一大家子住,老沈家搬进城的时候他们也乐呵呵搬回去了。

当然先前买的房子也没卖,那已经在青娘名下了,青娘不想卖,便让牙行帮忙找了租客。

跟买房的大手笔比起来,每月这点租金都可以忽略不计,想也知道青娘手中必然拮据,至少是不够她在城内搞小生意的。

可惜徐力看好青娘的项目,她对自己更有信心,既然能赚钱,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感谢过徐家表哥,转头就去找叔叔婶婶,并成功说服了叔叔沈家旺,拿到一笔启动资金,雷厉风行的赶在夏天到来之前把冷饮小店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