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4/5页)

临渊见她似有好奇,便将其中的故事说与她听。

“战乱时,尚留在玥京城中的百姓多是避至山中。而戎狄意在皇城,未来得及先行搜山。”

终是让此间的百姓平安度过此劫。

今日,他们正是来此烧香还愿。

还愿曾经向佛陀求过的平安,还愿如今家国尚在,最珍视的家人也都还在身边。

李羡鱼遥遥地望了许久,又侧首望向临渊,在这荒芜的山道上对他嫣然而笑。

“临渊,谢谢你带我来这里。”

临渊将她的素手握得更紧:“这并非是臣带公主前来唯一的理由。”

李羡鱼微讶,想启唇问他。

临渊却带着她向山寺中行去。

山门前迎客的小沙弥认出他。

远远便迎上前来,向他双手合十,面露感激:“多谢施主日前的布施。玥京城内的百姓才能逃过此劫。”

“佛陀会保佑您。”

临渊性情疏离,也不喜与人寒暄。

闻言也只冷淡地略一颔首,便牵着李羡鱼自他的身旁而过。

李羡鱼跟着他走出好远,一直走到寺庙里的木廊上,这才轻声问他:“临渊,你来这里布施过?”

她分明记得,临渊说过,他不信神佛的。

临渊皱眉:“没有。”

他侧首,对上李羡鱼清澈的杏花眸,语声顿了顿,终是道:“带来的粮草充沛,便匀了些给山寺里的百姓。”

他道:“说不上什么布施。”

李羡鱼莞尔。

她学着小沙弥的模样,认真道:“佛陀会保佑你的。”

临渊语声淡淡:“臣不信神佛。更不需什么神佛护佑。”

若世上真有神佛。

替他护住身边的李羡鱼便好。

说话间,临渊牵着她步下游廊。

日影轻移。

李羡鱼望见庭院中红梅盛放。

那是一株百年的梅树。

梅枝清瘦,花开清丽。

李羡鱼踏着一地殷红的落花走上前去,伸手接住一朵被风吹落红梅,明亮的笑意铺满眼底。

早春桃花未开。

山寺里的梅花却还未谢去。

仿佛时间还停留在冬日,而临渊从未离开过。

落花声里,临渊行至她的身畔。

他语声低醇地讲述起那封书信的内容。

讲他是胤朝的七皇子,本名是谢渊。

讲他回胤朝是去夺位,拿到兵权后,便立即会回来见她。

最后,他在春日的光影中,问起她冬日里的事。

“公主可还记得在和卓雪山上,臣与公主说过的话?”

春风过处,少女双颊红如梅花。

她始终记得和卓雪山上所发生的事。

记得临渊曾经在漫天的大雪里问她——

‘若是能走出这座雪山。若是我写婚书给你。’

‘你可愿意嫁与我?’

李羡鱼指尖轻蜷,羞赧出声:“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

临渊没有回答。

他以指尖轻叩了叩腰间悬着的佩剑。

清脆的击铁声里,胤朝的将士们从游廊上成对而来。

将系着大红绸缎的沉香木箱一口接着一口地抬进眼前的小院,放在被春风吹落满地的梅花上。

李羡鱼惊讶地望着。

看着他们来去匆匆,很快便将眼前的小院填满,又往游廊上绵延铺伸,不知一直这般堆放到了何处。

“这是什么?”李羡鱼轻声问临渊。

临渊却道:“公主可以亲自看看。”

看看,是否还算顺意。

李羡鱼依言顺着这些木箱往前。

而临渊跟在她身旁,李羡鱼每路过一口木箱,他便俯身将其打开。

其中装着的物件随之显现在李羡鱼眼前。

珊瑚,明珠,宝石,金银玉器,珠钗首饰——

只要她能想到的宝物,都满满当当地放在其中。

琳琅满目,一眼望不见尽头。

李羡鱼在这些奇珍异宝里穿行,稍顷迟疑着问他:“临渊,你是不是将胤朝的国库都搬来了?”

临渊不答,只是牵着她的手,走到来时的木廊上,示意她亲手将眼前的木箱打开。

李羡鱼俯下身去,试着打开第一口木箱。

映入眼帘的,却是满满当当的一整箱话本子。

李羡鱼杏眸微亮,迫不及待地又打开了一箱。

也同样是话本子。

她便这样一路开着箱子,直至走到游廊尽头,回首眺望的时候,方才发觉,自己竟开出了整整一游廊的话本。

李羡鱼讶然又愉悦,似喜欢屯粮的仓鼠倏然进了米仓。

她忍不住好奇:“临渊,你是从哪里找到这许多话本子的?”

临渊答道:“臣将整个胤朝王都所有的话本都买了下来。行事仓促,应当会有些重复。”

他顿了顿,又道:“臣可以与公主一同将那些重复的挑拣出来。”

李羡鱼抿唇笑起来:“这么多话本,要挑到什么时候?”

即便她一日看一本,也要好几年,甚至更久更久才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