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5页)

*

临渊并没有食言。

他带李羡鱼去了康乐如今所在的地方,一座官道上的驿站。

和亲的使队今夜在此歇脚,待明日天明,便要继续启程。

临渊则带着李羡鱼藏身于驿站后的树林中,乌眸沉沉地看着驿站中的灯火。

李羡鱼同样噤声,安静地等着眼前的灯火熄去。

随着夜色渐深,树林中的夜晚也变得分外寒凉。

李羡鱼来得匆忙,既没有带汤婆子,也没来得及添衣,渐渐觉出寒意透骨。

她伸手,想再将斗篷拢紧些,指尖方抬,便觉得有暖意自身后涌来。

是临渊抬手拥住了她。

他身上的大氅垂坠而下,将她牢牢笼在其中,身上炽热的温度随之传递而来,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李羡鱼脸颊微红,徐徐将拢在领口处的指尖垂落,静静倚在他的怀中,等着夜幕彻底降下。

不知过了多久,驿站中的灯火渐次歇去。

唯有余门前的几盏红灯笼还在随风摇曳,照亮停在那辆送嫁的华美鸾车。

临渊抱起她,足尖轻点,无声无息越过围墙,踏上二楼雅间的窗楣,逾窗而入。

他停在一座落地屏风前,将李羡鱼放下。

他递给李羡鱼一件不起眼的小杂役衣裳,低声道:“至多一盏茶的时辰,我们便要离开。”

李羡鱼点头,借着微弱的月光绕过屏风,行至床榻前,轻轻推醒正睡着的康乐。

康乐打了个呵欠,揉着眼睛从床榻上坐起身来,朦胧看见她,先是睁大了眼睛,继而便迫不及待地拉住了她的手,高高兴兴地问她:“皇姐,康乐已经扮过新嫁娘了。现在,是不是可以回宫见母妃了?”

她期待道:“母妃说过,等康乐回去,便给康乐做最好吃的酒酿圆子。”

李羡鱼看向她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终究是没忍心告诉她实情。

她轻轻牵唇对康乐绽出个笑来,放柔了语声:“是呀,扮新嫁娘的游戏已经玩好了。现在我们要来玩藏猫。皇姐要将你藏起来,不能被父皇找到。”

康乐眨着眼,似乎觉得很是新奇,便主动将李羡鱼手里的衣裳接过来,往身上穿:“这次康乐要藏多久?父皇与皇姐会来找康乐吗?”

李羡鱼替她系着纽扣,羽睫低垂,藏住眸底的难过:“父皇也许会来找你。但是你一定不能被他找到。要是有人问你,是不是大玥的康乐公主,你也要说,你不是。你只是冯家在安邵县长大的女儿。”

康乐似懂非懂,但还是乖巧点头:“康乐记住了。”

李羡鱼低低应了声,从榻上抱起康乐小小的身子,快步往屏风外走去。

临渊在此等她,见她前来,也不及多言,只略一颔首,便将她打横抱起,往窗外的夜色中而去。

他们方离开驿站,却听身后嘈杂声骤起,继而,似有火光冲天而起。

有人惊呼:“走水,走水了!”

也有人大喊:“公主不见了!”

还有人用听不懂的呼衍语高声交谈,语声焦躁而急切。

李羡鱼心中一紧,愈发将怀里的康乐抱紧。

而临渊同时回首,神情紧绷。

这场大火并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原本的筹划是半夜带走康乐,让会缩骨的死士留在房中,若有人来,也好假扮成康乐公主应对。

至少能拖延一二个时辰。

不想,如今却节外生枝。

他剑眉紧皱,将李羡鱼放在一处隐秘的林中,低声道:“事情有变,臣要回去一趟。”

他说罢,对暗处厉声道:“保护好公主。”

语声落,便有两名死士从暗处现身,对李羡鱼比手行礼。

李羡鱼拉着康乐方在原地站定,还来不及询问,却见临渊已展开身形,迅速往回。

夜色很快便将少年的背影吞没。

李羡鱼唯有护紧了康乐,立在两名死士身后,等着这场风波平息。

蓦地,一道鸣镝声尖锐而起。

李羡鱼蓦然回身,却见一支火箭飞上漆黑的夜空。

转瞬,火箭坠落,却宛如点燃了沉睡的火种。

大玥皇城的方向,无数火光亮起。

有火把蜿蜒如龙,向皇宫的方向直逼而去。

在李羡鱼看不见的地方,李宴亲自率军,逼至北侧宫门前。

当火光照夜,东宫的旗帜也夜幕中高高扬起,门前的金吾卫不战而降,叩首跪拜。

十二道朱门次第而开,迎千万铁骑直入皇城。

一路上,没有杀戮,没有流血。

大玥皇城内的守卫军与金吾卫们尽皆俯首。

他们认这些年来监国的储君,认将军们手中高举的虎符,认中宫嫡出血脉纯正,唯独不认在太极殿中醉生梦死的帝王。

清君侧的大军停在太极殿前。

李宴孤身下马,顺玉阶而上。

太极殿内,所有的宫人已被先一步而来的东宫暗部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