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4/4页)

一位妇人笑呵呵地把王娘子往前一推,精准地推进了董书生怀里。

两个人双双红了脸。

王娘子故作洒脱地笑骂一句,想要就这样含混过去,没想到董书生却顺势扶住她,没有放开。

他望着王娘子,有些紧张地说:“你知道,我心里一直有你的,只是从前自卑,不敢开口,原想着成了太学直讲就能风风光光向你求亲,现在看来却不能够了……你可还愿意?”

王娘子一下子怔住了,怎么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她一下子哭出来:“我还以为要等到下辈子去了!”

这话,就是同意了。

董书生捂住脸,喜极而泣,就在刚刚,太学出榜的时候他都没这么激动!

大杂院顿时沸腾起来。

妥妥的双喜临门!

***

楚溪客让跑腿小哥给钟离东曦捎去消息,便从通济坊出来,去了太学。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领着一个十余岁的小少年在台阶上徘徊,似乎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门童瞧见了,主动迎上去搭话:“二位可是过来参观的?”

那位郎君忙点了点头,有些不确定地问:“听闻今日太学大门敞开,可随意进去游赏?”

门童点点头,脆声道:“不止今日,往后每逢休沐之日都会对外开放,无论是谁皆可入内参观,这是姜博士定下的新规章,为的就是让那些耕读人家的孩童有个念想。”

之所以强调“耕读人家”,是因为官宦子弟根本不用考,他们凭着父辈的官阶就能获得入学资格。

听了门童的话,年轻的夫妻当即露出喜色,一边说着感谢姜纾的话,一边领着小少年进去了。

少年一边走一边跟父母介绍着这个屋子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棵树是哪位先贤栽下的,显然已经对太学神往已久。

虽然一路都在说着话,但一家三口却从始至终都带着十足的敬畏,没有大声喧哗,没有破坏一草一木,就连走路的时候都特意把脚步放轻了。

楚溪客默默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多了一些说不出来的感觉。

原来,当他还在“嫌弃”太学不想上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近乎虔诚地为了这个机会在努力。

姜纾如今升任太学主管,还像从前那样按部就班地给学生上课。

楚溪客趴在窗台上,悄悄地往里看,看到姜纾正坐在书案后对着满屋的学子侃侃而谈,周身仿佛晕染着圣洁的光。

底下的学生全部正襟危坐,认真倾听,没有一个偷懒开小差,甚至有人从别的班级过来旁听,没有座位,便静静地站在墙边,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对于读书求学的郑重。

……

“我想好了,要考一下太学。不是用阿爹的名额去国子学,而是和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一样,用心考一考。”

楚溪客把这个决定郑重地分享给钟离东曦。

钟离东曦一如既往地支持他:“需要我帮你辅导吗?之前我考过,也考过了。”

“那就拜托东曦兄了。”楚溪客凑过去,“么唧”一口,表达谢意。

钟离东曦又凑过来追加了一个,还用那种楚溪客最喜欢的笑容迷惑他。

楚溪客就像醉倒了一般,歪在了他身上。

“之前我一直糊里糊涂的,其实不太清楚读书有什么用,只想着就算上完学出来也是要找工作的呀,找工作总归是为了赚钱吧,如果开丸子坊就能赚到很多钱的话,不用读太多书也没关系吧!”

直到今天,看到董书生的选择,看到这个时代的学子对待求学的态度,他才隐约明白了。

“能像董先生那样学到做君子的道理,能认识更多像他那样的君子,或许再努力一下还能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再反过来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和开几十家分店、赚很多钱是不一样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