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竞争(补齐)(第3/4页)

工厂包住,包一日三餐,伙食质量能达到普通保暖人家平均水准,并且保证每个女工都能吃饱。

林棠认为,从古至今,每个时代的女性绝大多数都是勤劳的。底层男性尚有妻女可以驱使,女性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只能靠父母兄弟丈夫的良心生存,所以底层女性在她们的一生中付出的劳动其实比男性更多。只是她们的贡献和劳动都被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连同她们的苦难也有意无意的被人忽视。

纺织厂招工又是优中选优,林棠常素服到临时工厂中观察,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位女工有哪怕超过半刻钟的懈怠。

一位熟练女工每日只需工作四个时辰,她的工作量就足够她拿到底薪,余下则是计件奖金。可她们无一例外,每日都会工作到满六个时辰,不能再多,才会恋恋不舍的下机,结伴到食堂去。

她们一路笑声洋溢,说的都是今日赚的钱可以给小儿子添一件棉衣,女儿的红头绳和丈夫的酒也有着落了。未成婚的姑娘们比婶子嫂子们略腼腆些,但林棠耳力极好,能听见她们说:“可巧儿赶在年前赚了这一笔,家里可不愁过年了。”

女工们很少——或者说几乎不为自己考虑。

在她们心里,她们赚来的工钱天然就不是她们自己的,而是属于她们的“家人”的。

看到女工们亲手捧着工钱,看着地上堆着的米面布匹茫然的神情,林棠感到一阵心酸。

她只默默看完了发放工钱,目送女工们结伴出了大门,没有详细询问她们工钱的归属都到了哪里。

总要一步一步来,她再次对自己说。

还有五日就过年了,纺织厂已经放假关门,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会再度开启开工。

金泉府的各处衙门也纷纷了结了手头上的事,准备从腊月二十九开始放年假过大年。

实际上,天高皇帝远,虽说大年三十才是年假开始,但很多衙门早在月前或月初就把这一年的报告呈了上去,此时虽没到正式年假里,也和放假无异。

边关太平,政治清明,百姓都能扎挣个温饱,又不耽误正事,林棠也乐得放纵这种平安和乐的气氛,并不多口。

她现在不是在宁西军中说一不二,比宁西大将军说话都管用的督军了,她只是户部三品侍郎,身上权责与宁西军并西北三省并不相干,若开口多管,便有越俎代庖多事之嫌了。

策马回府路上,林棠顺路先到金泉女医院去了一趟。

大周民风,正月里是喜庆的日子,若非大病,不好请医看大夫的晦气,所以临近年前,正是各家紧着抓药看病的时候。

金泉女医院与京中女医院一样,暂只收治女子,也仍是门前熙攘。

林棠远远看了一会儿,见前来看病抓药的人虽多,却井然有序,不见有拥挤闹事之人,料想林黛玉此时必然忙碌,便不过去,先回府了。

不算大的织造侍郎府已被装饰得一派喜庆,凌寒而开的腊梅在各色大红装饰的簇拥下也不再显得孤单。余下松柏苍翠,与冰雪辉映,倒也相映成趣。

今年本地几家大商给林棠送年礼,内中陈家的礼还有许多红绸彩绸,说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是给她年里在树上扎绸花儿喜庆用的。

她本不亲见这些送礼来的管家,只令女官们代办,可听人汇报了此事,她便特令人把那家的管家叫来,对他笑道:“连宫内陛下都不许如此奢靡铺张,皇后娘娘历年治办年事,全以节俭为要,我如何敢虚耗绫罗绸缎?这一匹绸都够给宁西军一个兵的军饷了,征西才过去几年,倒把当日将士们流了多少血都忘了。我不敢用这些绸缎扎花儿取乐,你还是带回去,交给你们老爷罢。”

那陈家的管家当时就吓得跪了,叩头不断。

林棠便令人把他家的礼都送回去,那管家最后是哭得眼泪鼻涕一把,被柳湘莲拽出门去的。

当日没过两个时辰,陈家的家主便亲上门来赔罪。

林棠早有准备,又好声好气的接待了,令人赐座上茶,笑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我年轻,胆子小,所以行事不敢逾矩。”

陈家主本见林棠十分和气,才敢把屁股在椅子上放稳了,听得此话,唬得三魂七魄都飞了,忙起身拜倒:“求侯爷恕罪!小的并非存心……有意铺张,只是素来仰慕侯爷,想来只有侯爷能当得起如此,才一时糊涂,送错了东西……”

林棠耐心等陈家主辩解完,令柳湘莲把他搀起来,笑道:“原来如此,我说你们陈家几代为商,断不至如此不知分寸的。既是一时糊涂,那从今往后,行事之前,可要再三思量好可行不可行啊。这一次可巧是我面薄心软,再有一次,可不一定是这个结果了。”

说完,她多看了陈家主两眼,道:“送客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