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西域大移民

过去,因为没有准备适用的指挥体系,所以苏咏霖都是用完整的兵团来戍边,用兵团指挥体系来代替边防指挥体系,为此支出了庞大的物资运输成本,耗费很大。

而边防军指挥机制一旦建立完成,驻守边境的军队数量就可以缩减,各兵团内部的建制兵力想要机动也会更加灵活。

以及将物资从储存地运送到边境所需要的运输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会节省相当多的军费支出。

军队主力可以在物产丰富的地区驻扎、训练,就地取用物资,大大减少物流运输成本,给国家省钱,军事任务可以交给边防军来完成。

而边防军又不是一个编制,任何一支军队都可以投入到边防军体系当中,可以多,可以少,少则三万人,多则三十万人,或者戍边,或者开疆拓土,边防军的框架内都能接受,来者不拒。

大家都可以有作战的机会,军功升迁雨露均沾,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于是在西域战事期间,苏咏霖着手准备这一策略的正规化,填补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拿到联合军事会议上和大家一起商讨,头脑风暴,进行政策上的完善。

最后,在洪武十一年九月底,苏咏霖正式决定执行边防军制度,并且首先宣布建立西域边防军司令部,任命苏海生为第一任西域边防军司令。

边防军司令部的权限很大。

边防军司令不仅有边防军的统御权力,也有快速调动军队进行防御作战和防御反击战的权力。

除了主动发起军事进攻、向外国进军需要向朝廷申请得到允许之外,一系列的突发状况下,边防军司令都可以灵活处置,便宜行事。

当然了,边防军司令部也会完整设置政工部门和参谋部门,一应俱全。

整个边防军司令部建制独立于兵团建制之外,使得这个边防军司令部具备快速灵活执行任何军事任务的所有能力。

这是在明军向外开拓、输出影响力的新背景之下所需要设立的全新部门。

而就目前来看,需要设置边防军司令部的地方不多,北部草原地区需要一个,安南之地需要一个,未来平定大理之后也需要一个,一共四个也就够了。

明国境内的战争目前来看已经基本结束,剿匪平叛作战基本上告终,土地革命该推进的也已经推进的差不多了,目前只剩下一个扫尾工作,而对外威慑需要的军队也并不需要太多。

总体来看,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明国内部的主要任务都是革命教育和经济建设,而不再是军事,军事任务将主要发生在境外。

中亚地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还有日本,未来大航海如果推进到其他大洲,那么军事行动也会随时推进。

所以不管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中亚地区始终都是明国军事力量投放的一个重点地区,作为这一地区的军事负责人,苏海生的位置相当重要。

这个麦尔祖格也算是歪打正着,正好遇到了苏海生,就凑过来想要和苏海生拉关系,苏海生想着未来可能有用到他的地方,所以也就接受了他的示好,双方想到了一起。

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暂时结束了,明国和古尔王朝的停战条约也签订了。

明国获得了完全的胜利,进一步奠定了在中亚地区无可动摇的霸主地位,中亚地区但凡数得上号的统一国家都被明国揍了一遍,反抗者已经消失殆尽,剩下来的都是恭顺者。

随着明国大量资源向西域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倾斜,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向西域转移。

中都朝廷开始发布移民招募令,愿意以优厚的移民条件招募愿意移居到安西行省和北庭行省的民众,优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免税、房屋、配偶分配等等等等,反正能给的,中都朝廷绝不吝啬。

从出发到聚居点定居安定下来这个过程中,衣食住行所有费用都是中都朝廷承担,不需要民众为此支出一文钱,只要人愿意去,朝廷可以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

复兴会宣传部也随之开足马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宣传这一次的西域大移民,号召革命群众为了大明的革命事业移居西域,在西域繁衍生息,生育后代,为大明彻底将西域抓在手里变成本土而做出贡献。

这一过程中,有人提议给各行省或者各州府设定一个最低标准线,让地方官府按照这个最低标准线去动员人口,这个建议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却遭到了苏咏霖的怒斥和反对。

“设一个最低标准线,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让官府为了达成最低标准线强迫民众移居西域,和旧军队拉壮丁、强征民夫有什么区别?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