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边防军(第2/2页)

真要搞全国动员,明国能够拉起来的军队数量是可以创造历史破纪录的,只要有足够的交通运输能力,真就打遍全球无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军是没有必要的,只会把用来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费用都用来养兵,不利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所以苏咏霖准备在之后的岁月里引入规范的兵役制度和退役制度,将军队总人数固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不断更换新鲜血液。

他打算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着力于增强对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维持,将军费用在刀刃上,精兵简政,控制军费支出,防止明国走上爆兵歪路。

在此基础之上,苏咏霖和辛弃疾、马维英等军事领导人一起搞头脑风暴,最后想出来一个边防军制度。

这个边防军不是军队番号,而是一种机制。

即在不打乱现有主战兵团编制规模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边防军框架,为这个框架搭建一个指挥体系,而框架内可以填充任意一支军队接受这个指挥体系的指挥。

投入边防军框架内的军队依旧维持原有番号和编制所属,但是在军事行动方面,听从边防军司令的指挥,而不是编制所属兵团司令的指挥。

比如苏咏霖为了应对西域和中亚地区多变的军事形势,准备设立西域边防军,将西域驻军六万人投入西域边防军框架之中。

第一批西域驻军是第二兵团的第四军和第六兵团第十六军,第四军自然而然接受苏海生的指挥,但是第十六军原本不属于苏海生指挥。

但是在边防军机制之下,苏海生不以第二兵团司令官的身份指挥第十六军,而以西域边防军司令的身份指挥第十六军。

不只是第十六军,全国八个主战陆军兵团乃至于虎贲禁卫军的任何一支军队被投入到西域边防军框架之中,都会听从边防军司令的指挥。

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苏咏霖考虑到大明疆域广大,很多事情具有突发性,边境地区往往来不及请示中都就必须要进行行动,否则会遭遇非常严重的战略问题。

但是苏咏霖无意增加军队编制,就决定利用现有的基础搞一个全新的机制,用这个机制来应对目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