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4页)

才塞进被子里的手臂又伸出来了,蜷曲着靠在瓷枕边,手肘枕着头,乌黑的秀发蜿蜒披散下来。

姜鸾像只吃饱喝足慵懒的猫儿,带着七分困倦,三分试探,眼睑半阖着,视线从下往上地瞄,“裴中书不生我的气?”

裴显原本要走,不经意地停步反问,“哪件事生气?殿下说说看。”

姜鸾打了个呵欠,手臂缩回被子里,对问题充耳不闻,打了个呵欠,被子蒙住了脑袋。

熟悉的稳健步履走远了。

他要在五更前赶去外皇城的值房。

姜鸾蒙在温暖漆黑的被窝里,半梦半醒地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他不恼怒,不报复,甚至没有追根究底,彻查当日的‘意外’到底是怎么回事。

天生冷硬的石头,事事都要抓在手里,大小事都要问个清楚的性子,吃了一回大亏,没有道理不追根究底,轻轻放过。

除非他不恼怒,不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姜鸾觉得不可能。

她在被子里习惯性地咬起粉色的指甲。

他到底是不和她计较,还是按兵不动,准备来个大的?在她放松了警惕时,来个惊天动地的大反扑?

姜鸾心里有点估不准。

她谋划了上元夜,拼着图穷匕见的决绝,想试探出他的真心思。

上元夜的谋划成功了,她把人顺利撩到了手。但他在第二日清醒后的反应,和她之前的每个设想都不同。

姜鸾自己当然不会主动提上元夜的‘意外’,他却也绝口不再提上元夜。

他的真心思,藏在和平日无甚差别的完美应对里,藏在每日不动声色的主动接近里,藏在对她屡次言语挑衅的忍耐退让里,反而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过了上元节,官衙开印,各地的大小政事又雪片般地飞进朝堂。这天在六部值房里,惯例讲解邸报时,姜鸾打断了谢澜, “政事先放一放,等下再议。”

她把他召近了些,两人面对面地坐在长案两边,姜鸾压低了嗓音跟他说,

“有件事我估不准,想和你商议一下。”

谢澜是她上元夜卷云殿里的合谋人。

如果要询问的话,谢澜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

裴显漫步往值房而来的时候,谢澜正在跟姜鸾讲解着关窍。

“看破一个人的心思,不能只听他口中的言语,要观其行。裴中书其人,心中城府极深,如果决意要和殿下计较的话,必然会出手卡住殿下的咽喉要害处。”

谢澜执笔,在空白宣纸上写下一个职务。

“东宫教谕。”

“殿下如今还在进学。如果卡住东宫教谕这个职务,迟迟不定下人选,含章殿始终空着,殿下学业无成,裴中书便有足够的藉口挟制殿下,让殿下止步于六部值房,只能听听过时的邸报,不能插手朝堂政事。”

“其次,最近还有个重要的关键人物。”谢澜写下一个姓氏,“崔。”

“近日已经听到了风声,说是崔中丞的嫡女公子,可能会入选东宫伴读。”

谢澜轻声道,“如果裴中书出手阻拦此事,他对殿下定然起了追究报复之心。殿下就要开始戒备起来了。”

姜鸾斜倚在清漆长木案后,指尖转着乌黑发尾。

“这两件事,前些日子他去探望我时,当面都曾经提起过,说是在筹备着了。看他当时的说话语气神色,不像是要拦阻。”

“亦或是试探也不得而知。”谢澜道,“还是那句话,不能只听其言,要观其行。最近两日裴中书可有去东宫拜谒殿下?”

姜鸾:“这个么,正经拜谒倒是没有……”昨天半路碰着,被她拖去东宫睡了。

“殿下当心提防些。”谢澜提醒。

被谢澜提醒了一句,姜鸾现在心里想的,却又是另一件事了。

她倾身过去,凑近了点,小声起一个私密的问题。

“谢舍人,问你一句话,你老实答我。你们男子……”问题有点难以启齿,但她确实是疑惑揣摩有一阵子了。

“你们男子,在床笫上不论怎样的热情似火,是不是下床就抛去脑后。床笫间那点事和他做决策这两码子事,是不是完全不相干的。”

谢澜的神色冷了下去。

眸光偏去旁边,盯着对面的白墙不答。

姜鸾知道问得唐突,有点烦恼地敲了敲笔杆,

“如果身边有人问,我也不至于问你了。几个女官都没嫁人,二姊和奶娘不敢问,二兄身子不好。东宫属臣里,淳于不知道上元夜的事,我不太好问他……”

她瞧着谢澜脸色不好看,想他一个四大姓出身的嫡系郎君,从小被人捧到了天上,是不是被她的直白问题问到羞耻开不了口……

姜鸾放弃地摆摆手,“罢了,当我没问。继续讲邸报吧。”

她不再问,谢澜却答了。

他的嗓音冰寒冷冽,如冬日冰湖下的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