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第3/3页)

柳竹秋夸奖:“你们管事的真是大仁大勇的英雄,他叫什么名字?”

少年回道:“他名字就叫戴大勇。官爷,刚才就是您带头杀贼吧,小的看您箭术如神,比我们这里最厉害的射手还高明。”

他以崇敬地眼光端详柳竹秋和她手里的强弩,原本恐慌的心情得以缓解。

柳竹秋找他要来一篓弩、箭,爬回原来的高点协助民勇射击。杀来的贼兵只有百余人,在强势狙击下伤亡迅速过半,被迫仓惶回撤。

等危险退去,那叫二黑的少年带领柳竹秋找到戴大勇。

此人原是崇礼县的吏员,流寇来袭时家眷都陷在城里,如今生死未卜。

他痛恨贼寇,更为无法安全撤离的难民痛心,想带队阻截贼兵,可手下人意见不统一,缺少一个能服众的人物来领导。

柳竹秋通过三言两语的交流掌握了以上信息,果断亮明身份:“本官名叫温霄寒,官居正三品正议大夫,是朝廷派往鞑靼议和的使节,回程时滞留于此。接下来请诸位听从我指挥。”

民勇们生平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戴大勇犹为惊喜,深揖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温孝廉吗?小人知道您,原来您如今已做了官,能见到您小人真有福。”

另外一些人也听过温霄寒的事迹,对柳竹秋肃然起敬,纷纷过来拜礼。

柳竹秋看着不断逃奔的人群,询问这条路上转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说:“连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说过去了十万人,刚才那些跑掉的贼兵定会回去找帮手,被他们追上,又不知会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们真得堵住他们,你知道这附近有易守难攻的地势吗?我们速去那里驻守,等寇乱平息,本官会替你们向朝廷进表请功,凡英勇杀敌者更有重赏。”

知道温霄寒的人都乐意追随她,其余人听说有赏赐也愿冒险。

戴大勇介绍后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狭窄,两旁危岩耸立,易守难攻,可占为据点。

柳竹秋应允,转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们阻截贼兵,你速去追上萧大人,请他设法联络附近的官兵前来协助难民转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儿也不去!”

柳竹秋训斥:“我俩至少要活一个,否则连报讯的人都没有。”

她很清楚这一决定有多危险,但未曾考虑过为这些素不相识的难民们冒险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个个黎民百姓构成的,保护他们就是在践行理想,执行使命。

拖上半日难民们就能逃离追击,哪怕今日命丧于此,她也想赌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语的她以行动表明决心,转身将坐骑送给行动不便的难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视她的惊诧,斩钉截铁道:“小的死也不离开您!”

她单薄的面庞呈现磐石般的坚毅,柳竹秋眼眶蓦地发热,情到深处无须言语,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说:

①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也被俘,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2-3] 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朱祁钰九月六日即帝位,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为景泰元年。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感谢在2022-05-16 10:17:03~2022-05-17 10:21: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洛采菱、烤肉和火锅都好吃、西蓝花、石南、神桃月、cwhy64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颗豆豉yarn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