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3/4页)

“儿臣近来阅览各部的办事奏折,发现提意见的人越多,事情就进展越慢,别的事还可讲‘事缓则圆’,唯独刑案审断都以迅捷为优。拖得时间长了,证据会消失,证人也会变得不可靠,难保不酿成悬案错案。儿臣建议凡大案要案,最初只派一两名专员审理即可,等搜集到确凿完备的证据,使案情明朗了再交由法司公议,这样可方便官员雷霆断案,不至延误时机,造成错漏。”

庆德帝夸他所虑极是,传旨内阁立刻照太子的建议拟定法令。

目前顺天乡试舞弊案是皇帝最关注的案件之一,而白一瑾之死是本案的突破口,内阁揣摩圣意,先提交了一批本案的专员名单供庆德帝择选。

他扫视奏折,没发现中意的,问递奏折的大太监唐振奇。

“怎么没看到萧其臻的名字?他不是调去刑部了吗,这种费神的案子正该交给他们年富力强的新人承办嘛。”

庆德帝坐了二十年江山,谈不上知人善用,也还大致了解朝中局势。知道萧其臻不偏不党,背景单纯,人品和办事能力都很不错。像科举舞弊这类错综复杂的案子就得交给这样的人方能快刀斩乱麻。

唐振奇和他想得正相反,萧其臻并非他的门徒,此前署理文安县务时还强势打击他的走狗,已狠狠得罪了他。

本次科举舞弊虽不是这老狗策划的,但哪些人参与哪些人涉案他都有数,还直接从这帮贼子手里分赃纳贿,就是个一等一的窝主。是以糊涂案糊涂办,终于拖到白一瑾这个死鬼出来顶缸,正想就坡下驴呢,怎容得下萧其臻来搅局?

骗庆德帝说:“听说萧其臻前儿身染重病,目前卧床不起,阁里就没录他的名。”

庆德帝要做省心掌柜,早年便将国政交给唐振奇打理,不求他励精图治,能大差不差,保定自家做太平天子就行。

唐振奇深知这点,在皇帝跟前表现得忠贞不二,熟练游走在他的底线边缘,故而多年来贪赃枉法,党同伐异仍屹立不倒。

这大管家的话庆德帝通常是信的,准备在名单中另挑人选时,太子先来请安了。

唐振奇眼看皇帝提起的笔又放下了,心中甚不耐烦,但还得笑呵呵恭迎太子。

朱昀曦蔼然应酬,拜见庆德帝后,笑着说:“父皇,儿臣来时遇见几个锦衣卫的校尉,他们说今天正阳门那边出了件顶好玩的事,因动静太大,看热闹的老百姓把城门都堵住了。”

他笑比花美,庆德帝每见必喜,兴致勃勃问是何事。

“那前任宛平县令萧其臻您有印象吧?听说他今早出行时在正阳门外抓到个惯偷,想亲自扭送去官府。那偷儿不服气,说萧其臻骑马才能抓到他,若都用脚跑,他肯定能逃脱。萧其臻听了就命人给他松绑,说‘我现在就同你赛跑,若你真能逃脱,我便饶你一次’。”

萧其臻指定的赛道是从正阳门到永定门的十里路程,当时许多路人在场听闻,都兴冲冲跟着观看。等他们跑完这段路,消息已传遍城南,夹道围观者不计其数,永定门前水泄不通,往来人马都难以出入了。

庆德帝听罢大笑:“这个萧其臻竟这般爱逞强,那他最后可赢过那小偷了?”

朱昀曦故意说不知,庆德帝便传巡城御史来问,御史说:“萧大人脚力甚好,追着那偷儿跑完全程,已成功将其捕获押往宛平县衙了。”

庆德帝畅畅快快笑了几声,问唐振奇:“你说萧其臻卧病在家,他怎么又生龙活虎去追小偷了呢?”

唐振奇早已面色铁青,奸人自有奸人磨,柳竹秋防着贼党作梗,给萧其臻出了这么个防患于未然的主意。不过唐振奇毕竟老奸巨猾,之前说话留有余地,此刻尚能狡辩。

“奴才也是听别人说他有病,想来年轻人底子壮,现已痊愈了。”

庆德帝并不深究,只说:“他既好了,想是有精力查案子的,这次的差事就交给他吧。”

说罢用朱笔在名单上添上“萧其臻”三字,指定他为本案专员,总领前期审查事务。

作者有话说:

请大家有空给我留评,这对上榜单很重要~谢谢支持~

①这里化用袁淑的《啄木诗·南山有鸟》,原诗:“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②黄米指黄粱,指代黄粱一梦的典故。

③琼苑:天宫里神仙的住所。

④于飞:鸟儿比翼双飞。

⑤这里指“红叶题诗”的典故,唐朝年间,后宫的宫女人数众多,而身处行宫的大多数宫女,却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相传彼时无数的上阳宫女题诗红叶,抛于宫中流水寄怀幽情。

⑥这里指“张敞画眉”的典故,“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东汉·班固《汉书·张敞传》)后世用张敞画眉比喻夫妻感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