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3/4页)

江南地界上有问题的寺庙不只一座,吴存礼去过的其他寺庙也是可疑。

康熙画出了通向可疑寺庙的线路,其中有四处与他原计划的景点规划有交集。

如果可疑寺庙是炸药制作与储存地点,与景点重合的路线就都有可能是伏击点。

却没必要以身试险踏上危险地带,被搞一波同归于尽就不好了。

在此之前就能拿下胤礽。

昨天,灰衣人出现在竹马灯表演现场,更是认认真真观看演出,此事十之八九未获得批准。

江南形势外宽内紧。某些事到了迫在眉睫、一触即发的地步。因此,替身绝无可能被批准去看表演,万一暴露了就是功亏一篑。

由此推测,胤礽离开曹家后,势必要去找灰衣人亲自训话,训话之后就是互换身份做事。

要抓的就是这个现行。

擒贼先擒王。与此同时,再以雷霆之势将那些不法寺院尽数封查。

眼下,比的就是出其不意与谁更先下手为强。

康熙想着该由谁领队?

如今的九门提督是托合齐,负责南巡队伍的整体安全来了江南。托合齐是十二阿哥胤祹的舅舅,出生万琉哈家,他也曾是朝中密探之一。

「曾」,这个字是康熙下的定义,表示目前其立场值得怀疑了。

针对非法人口拐卖案的调查中,托合齐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没有上报范溥充作御前人员搞强买强卖。

此人做九门提督有五年了,若不是有意为太子遮掩一二,怎么可能查不到有谁在招摇过市。

之前,一直不动托合齐是迷惑视线策略。

如今,更能借着他放出出行线路假消息麻痹胤礽。

用不了托合齐,自有其他人能够补上。

决意出发之前,却又特意绕道去瞅了一眼老四。

康熙没有忘记隆科多事件。

当时让老四暂管驻军权,命其雷厉风行镇守木兰围场。那次任务老四完成得很出色,镇守住了一众蒙古王公。

既有领兵的本事,不知老四是否对此次捉拿太子罪行感兴趣呢?

武拂衣瞧见康熙,便知他是前来试探的。

昨夜,胤禛就思考了,由谁将太子抓个人赃俱获?

不论是谁,反正老四不能冲在前方。

四阿哥作为太子的弟弟,又作为康熙的儿子,是脑子有坑才会冲在一线去喊打喊杀。

第一时间说出怀疑太子谋反的推测,已经走到界限边缘,在往前一步就要引起康熙不满与疑心。

木兰围场与江南的情况大不相同。

尽管要抓捕的都是威胁康熙帝位的人,但从前是隆科多与蒙古王公,现在是太子。

康熙宠爱太子二三十年,就算是当做全部为了狗,这条狗也容不得别人杀。

胤禛觉得可以感同身受。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万一百福得了疯病把人咬了,这狗是要不得必须杀掉,但他也不愿意别人宰杀,而要亲自动手。

这个比喻不能对武拂衣之外的人说。免得被扣帽子,真把太子当做恶犬了。

且不论比喻用得好不好,反正老四必将面临考验,谁让武拂衣在木兰围场正常发挥了。

当下,康熙就问了,“在做什么呢?”

武拂衣有备而来,把李氏互译字典初稿给带下江南了。

前阵子一直忙公务,忙到审稿的时间也没了。

昨夜,终于得到康熙命令叫老四静一静,当然是要谨遵圣旨,安安分分呆在屋子里。

”儿臣在详细检查互译的文稿。“

这就说了七分真话,说李氏的慈母之心,但不说她是实在无聊才学习。

说李氏从最初支持弘昐的洋文学习开始接触英吉利文,而今小有成绩,但不说这最开始是雍郡王布置的作业。

如今,雍郡王愿树立李氏这般典范,将其辛苦编写的初阶字典出版,也更便于理学院众人学习。

康熙听着老四絮絮叨叨闲话家常,还被塞了部分批阅过的文稿,终是确定这个儿子没有生出别的心思——特指没有对太子赶尽杀绝之心。

他抹去了心底残存的那份不安。

时至如今,哪怕胤礽不忠不孝,废太子成为定局面,但也不希望其他儿子将胤礽往死里逼迫。

有的先例,绝对不能开。

一个人能对兄长下死手,底线一破,指不定下次就能挥刀向父亲。

康熙很满意老四的进退有度,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出版字典的想法不错。你前些日子也不得空,如今就闲在曹家安心审稿,歇上几天。朕去外头转转,明日便回。”

最后这句像是随口一提,但又别具深意。

皇上已经得知有可能存在针对他的暗杀,这会出门也就是去抓凶犯的。他语气轻松寻常,说明日就回来,那表明有万全把握能抓到人。

武拂衣恭送康熙离开,明白其中深意也不多问,就祝福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