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第3/4页)

行路两年,假道士三人组已经以假乱真。

给人算过命,给人驱过邪,给人送过殡,甚至因为业务纷争与和尚打过擂台。

反正江湖术士能做的活,因为考察需要都给兼职了一番。越是深入,越是了解所谓高深秘法似乎从未真实存在。

胤禛有时回想,六年前判言他会“以身相报”的老道逯仁,是不是自己记忆错乱的幻象?

天意从来高难问,还是仔细观察英吉利制造的商船更实际些,他也想一起远行欧罗巴。

正月初一,海船祈福顺利进行。

武拂衣摸清了整体船只构造,也在对英吉利船员的旁敲侧击中了解了其他国家海船的情况。

她先看了最关心的火炮数量。

总的来说,出海是为赚钱,承载足够利润的货物是第一位。如果大炮装多了,控炮的船员数量也要对应增加,否则装了也白装。为取得平衡,一艘船的大炮数量基本在二十至三十门。

再说船只大小,在近几年有了一点变化。

十七世纪,船只排水量一般在三百到六百顿,也就是说规格基本不超过长40米、宽10米。

进入了十八世纪,船只越发追求载货量,越来越多的船排水量超过六百吨,往八百、九百、上千去了。

康熙四十六年,以公历计算也就是1707年。威廉租用的海船不是新船,规格停留在了上个世纪。

再说船的内部结构,除去火炮部分之外,主要就是货舱与客舱。

货舱包括了淡水储存、货物仓库、火药与贵金属库等等。船上肯定会有食物储藏室,也有饲养肉羊的羊圈等等。

欧洲其他国家或地区,与伦敦造的商船都是大同小异。

最后,武拂衣以一句话概括,这船大清能造。

其实,大清有海船,支持航行到东瀛、南洋贸易。也有水师,否则怎么可能跨海去台湾攻打郑氏。但目前没有远行到欧洲的大商船,因为从前没人想过要去。

如今不说一口气造船去欧洲,搭载别人的船去见识一番总是可以的。

哪怕不先去欧洲,也得去印度洋瞧一瞧了。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是个什么光景了?让英吉利人在那里设立据点大搞东印度公司。

这就又给康熙写信了,主要说了访英国商船,然后顺理成章问了另一件事。

第一次南下考察已经过去两年,开春准备北上回京,中途能不能去福建水师参观一下大清的战船?

**

**

正月十四,乾清宫。

康熙瞧着刚刚送进宫的信件,将信封打开,但没有立刻把老四的信取出来。

深呼吸,再深呼吸。他要做一下心理建设,短短十三天,老四再次来信该不会是什么离谱消息吧?

十三天前,正月初一,打开了广东府急件。

康熙一看信,千言万语一句话,真是离谱到家了。

老四在信中写了胤禟在广州被称王的凄惨遭遇。

说是老九如今茶不思饭不想,「珍珠王」的名号叫他惶恐,生怕汗阿玛觉得他不靠谱。为什么这种离谱事就追着他跑呢?

那封信的情绪之饱满,让康熙当晚做了一场怪梦。

梦里,他变成了蚌壳精王,生出一串珍珠,排行第九的是胤禟。

谁想到胤禟化成人形后被鲛人族抢婚,成了压寨相公。蚌壳精一族的颜面大损,不仅要把王子给救回来,也要重创鲛人族。

为此,老四出马去岸上找到法力高深的贾武道长问计。道长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以爱感化。

后来,老九给出了“爱”,是以美人计迷惑鲛人公主,夺取了鲛人国并入蚌壳精海域之中。

梦醒后,康熙脑袋放空,看床顶看了整整一炷香时间。

他想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梦里居然是蚌壳精王?哪怕是做梦,也不该是龙王吗?

不对,那种比较就不是他该想的。

经此一梦,康熙被整无语。瞧着老四再次来信,要稍稍做一些心理准备再看,可别又给闹出什么大事来。

这会也不免去想老四能写出让人读了做离谱梦境的信,本人不知道有没有做过什么离谱梦境?父子嘛,就是要有难同当。

*

*

万里之遥,广东府。

胤禛尚且不知康熙因为他写的信荣登蚌壳精王座。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忙忙碌碌了十四天。

他在广东府里走街串巷,只为摸清十三行的整体情况。这些有洋货特许经营权的商号,将来无疑会形成一个庞大利益链条。

忙完之后,犒劳自己。

胤禛瞄准了一个卖花摊位,那里摆放了三种不同的桃花,正是除夕夜武拂衣没有给他的三个品种。

九种桃花,长长久久。老鬼不送,没关系,他可以能自己去争。有的事却暂时不能被发现,他计划先悄悄地把九种桃花一起做成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