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第2/4页)

老九长能耐了,很能搞小动作是吧!

既然这么厉害,他给康熙的家书肯定也不用别人代劳了。

胤禛在转念之间做出决定,让聪明绝顶的胤禟自己去向康熙解释怎么会在广州被封了「珍珠王」。

胤禟冷不丁打了一个寒颤。左看看,右看看,一切都很正常。

奇了怪了!广东的冬天也不似京城那般冷,刚刚怎么有种瞬间被人把头按在雪地上摩擦的感觉。

武拂衣神色如常地继续走路,眼角余光却一直留意胤禛的脚步,那是比刚刚快了三分。

想来某个抄家爱好者是感同身受了。哪怕这人忍功一绝,但心中必是反复抽打老九了。

真是可怜啊!

可怜说谁?

可以是蓝理,可以是胤禟,可以是胤禛。

武拂衣能确定一点,百分百不是她自己。

*

*

福建,某处深宅。

距离除夕还有十天,却有一位京城访客南下来此。

来者,正是前内务府总管凌普。

「前」代表着已经不在任上。

今年年初,凌普被撤了职,是不得不离开肥得冒油的内务府。

凌普借着太子奶妈丈夫的这一层关系上位。

但他想象中能够一直被委以重任不同,去年的人口拐卖案就牵连到了他,导致他被撤职了。

人口贩子王麻子持有内务府造办处出品的御制鼻烟壶。

康熙以此给内务府总管定罪,认为是凌普监管不力导致御制物品外流。

罪名可以认,但惩罚不该是直接撤官。

都是太子,太没本事了!

凌普心里抱怨,当年太子没保住索额图的命,而今也没能保住他的官职。

离开毓庆宫之际,太子竟然还把自己劈头盖脸骂一顿。

说什么大度地不计较自己的中饱私囊,但偏生连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都办不好。

自己怎么就没办好了?

可别忘了御制之物说少也不少。

制作出一炉鼻烟壶,申报时虚报一些损耗,其实扣下实物变卖,这种潜规则谁不知道。

凌普心里有怨,他掌控内务府给足了太子享受奢华的便利,赚些外快凭什么不行。内务府总管又不能是千里眼顺风耳,怎么能把每件物品的去处也了解得清清楚楚。

亏得他与接任者廉郡王也有点私交。八爷没有铁面无私彻查到底,没把上任总管贪污枉法的错事都给抖出来,这才让自己逃过更大的一劫。

这要换成是四爷接手内务府……

凌普想到这种假设就背脊发凉。如果是四爷来查,自己就别想全须全尾地退下来,估计所有家底都被查抄干净。

说到抄家,福建也是不消停。

真就有不管后台是谁,谁都敢抄的福建提督。

“凌大人,您给想想办法,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

宋承鹏哭丧着一张脸,以往穿着的绫罗绸缎都成了粗布麻衣。

他是被蓝理抄家入狱的五家富商家庭成员之一。

宋家是开当铺的。有时收到了活当的好货,故意与赌庄联手给典当者设套让人沾染赌瘾,再无赎回物品的本金。

蓝理来到福建分管绿营军务,在严肃军纪抓赌徒时,顺藤摸瓜查到宋家做的恶事。这一下,宋家的产业被全部查封,该入狱的入狱,该判刑的判刑。

宋成鹏因为有举人头衔在身,而且不是主要经营者,在交了好大一笔赎罪金后,逃过了蹲大牢一劫。

人没入狱,生活却与从前天差地别,现在只能靠抄书为生。总算盼来了宋家以往的靠山,这就向凌普来诉苦。

“收起你的那些花花肠子!”

凌普怒瞪宋成鹏,“想借着太子之名施压蓝理,叫宋家一夜间恢复原状,这种白日梦就别做了。你也不想一想蓝理连破肚流肠都不怕,怎么可能对几句太子口谕妥协。”

这话不是敷衍人,但更深一层的意思不好说了。

蓝理为康熙重用,而今新官上任三把火。

想要报复他,眼下不是最好的时机。必须蛰伏等待,等到抄家提督的名号越来越响,等他手下的人被收买,然后再给予狠狠一击。

蛰伏可能要四五年,到时候指不定康熙能不能活着。只要太子登基,不怕撤换不了蓝理。

当然了,现在被抄的宋家是别想完全东山再起,如今对他们搞弃车保帅也是常态。

凌普却也没有将宋承鹏赶走,这一波突然落魄的人很好用,因为他们亟待恢复旧日的富足生活。

自己此次来南方,主要是为了帮着太子圈钱。内务府的实权让给了廉郡王,毓庆宫能沾手的油水就少了,那就是瞄准了海贸。

沿海有四处海关。

江海关与浙海关,主要针对与东瀛贸易、以及境内沿海省份的相互运输。

闽海关管辖南洋来船,而粤海关最赚钱,西洋诸国几乎都是在此申报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