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第2/5页)

对比朝会时的发言,钱晋锡在折子里更为不偏不倚。

他提出了质疑,怀疑十四阿哥在顺天府内没有把实情全部说清楚。

六个人去乱葬岗,很可能不是如其所述的是为了牛痘研究要实验体,而是为了理学院的其他课程安排。

作为顺天府府尹,他尽到查案的职责,肯定会提醒皇上询问清楚。

但也知道事有轻重,某些研究在不成熟之前应该保密,不适宜被所有人都知道。

钱晋锡表明了自己无意窥探秘密,更懂兹事体大需要注意影响。是以单独上奏,不打算在朝会上谈及这个问题。

康熙放下折子,又不着痕迹扫视一眼老三。

不难理解为什么钱晋锡在折子上对十四等人的态度更为严厉,因为有的批评需要分场合。

老三消息是过于灵通了,也着实不会选时间。但凡晚一天揭发此事,也能更好解释为什么他会知情。

他挑在朝会结束时突然发声,恐怕就是瞧着平时公正严明的钱晋锡迟迟不提此事,所以等不及了。

为什么等不及?

康熙心里一沉,也不觉得老三的行为如其所言般正义。

正月初十,对小一辈进行搞摸底考。

世人都知三贝勒学识好,向他去讨教要怎么准备更妥当。

虽然无法断定胤祉是否来者不拒,可事实摆在眼前,备考期间的三贝勒府门庭若市。

三贝勒的好学识,却不包括理学院的那些科目。

目前康熙尚未对外言明理学院的第一届学生要学多久,学成之后又会如何授予官职,但能肯定的是不会让他们白读一场,这就多了一条取仕之道。

如今,三贝勒管理着编书的工作,有光明正大接触一大批读书人的机会,而他以学识被这些读书人认可。

人却有所短。

倘若有朝一日数理格物成为重点科目,读书人的成分都要变一变,胤祉还能被称作饱学之士的全才吗?

“胤祉,你怎么说?”

康熙心有怀疑,老三是按捺不住要排除异己,或是他想插手理学院的师资安排。

“回汗阿玛的话,儿臣是心急了,但只为遏制住不正之风。”

胤祉暗道不好,钱晋锡的一句「消息灵通」搞得自己非常被动。

尽管是在顺天府安插了眼线,但只能做不能被点破。

他也没法回答为什么全京城都会知道皇子皇孙盗尸的流言,这话是扯大旗瞎说,还是有意弄假成真,也是只能做不能被点破。

这会被毫不留情地戳破了,只能摆出正义凌然的模样。

胤祉说得冠冕堂皇,“理学院内流传妖书,儿臣前些日子有耳闻,但不能行捕风捉影之事。只能给弟弟们更多关心,防止他们走上弯路。

十四弟带着侄子们胡闹,儿臣担忧此事因妖书而起。哪怕今日明朝没有流言四起,但也要防范于未然。第一时间站出来,不让挖尸血腥不正之行再次上演。”

这话说的,好似三贝勒真是好哥哥了。

“如此说来,你也是有心了。”

康熙语气温和,似乎认可胤祉的说法,对他没有表示丝毫不满。

随后就对梁九功说,“去乾清宫瞧一瞧,十四阿哥等人是否意识到错误来宫里请罪了。要是来了,把雍郡王叫来。”

“嗻。”

梁九功领旨就离开了。

他心思活络,已经感觉到康熙的倾向。雍郡王又没去乱葬岗,要问话对质,为什么不是叫犯错的十四阿哥来?

朝会上,部分脑筋灵活的大臣也想到同一问题。

胤禩眼神低垂,琢磨着康熙的意思。

这会把老四叫来,是直接问罪老四没管教好弟弟与孩子吗?让他背锅,而不舍得过于严厉地惩罚小的?

乾清门外,各有所思。

武拂衣抵达时,只见一片鸦雀无声,直到她的请安声打破了这种沉默。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

“平身。”

康熙没让人跪着,三两句概括前因。

然后问,“这件事,你要怎么说?十四等人有没有偷偷读过什么书,又是为什么去乱葬岗?”

“回汗阿玛,儿臣将十四弟与孩子们从顺天府带回家后,已经询问了事情始末。”

武拂衣基本没有隐瞒,除了没讲十四的写书爱好,把其他的前因都说了出来。

“理学院流传半册英吉利文的书籍,十四弟等人会前往乱葬岗,正是受到此书的启发去寻找实验材料。”

短短几分钟的宫道,武拂衣却已琢磨了一大圈。

康熙对乱葬岗之事,是恼怒?还是不予追究呢?

为什么仅仅传召老四?是让老四担责任?还是让因为了解叫来十四等人不够用,他们辩不过胤祉。

此事,胤禛无法给出心灵感应式远程判断。

必须由自己做临场判断,而结合一点,不妨大胆推测康熙想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