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976年(第3/4页)

早饭吃完,又去办公室中处理几个文件。

快要到中午时,骑着自行车赶回家中。

她要准备复习了,既然不知道别人的水平,那就尽全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因为她打算高考,所以宋禾在这一年多以来,都认真观察着学校中的老师们。瞧来瞧去,还得是梁慧最合适。

而且宋禾明里暗里试探过了,即使恢复高考,梁慧也并不准备参加。

她对待工作十分有激情,又万分热爱这所学校。

梁慧曾说,她见证了幼师学院的诞生,见证了幼师学院的发展。她对学校的学生们有感情,对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只要学校还让她在这里工作着,她就能一直工作下去。

她愿意为学校一直奋斗着。

宋禾有时很难理解这个年代人们的情怀,但并不妨碍她欣赏、肯定有这种情怀的人。

她们并不傻,在某些方面,她们的思想境界比自己高,格局比自己大。

所以宋禾从今年开始,就有意无意地放权给梁慧。等到她高考去了,上大学去了,学校也能正常发展。

太阳升至头顶,到达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宋禾坐在书桌前,拿着蒲扇使劲儿给自己扇风。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她都静不下心来学习。甚至在考虑着要不要给小妹写一封信,让这姑娘抽空帮忙把空调先给她做一架出来。

她是认真的,小妹还真有可能办得到。

嗯,就看小妹自己这会儿热不热。

宋禾想七想八的,发觉时间流逝得飞快了然后赶快强迫着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

渐渐地,思绪沉浸于题目中,心慢慢静了,体内那股热燥的气息仿佛也消散了。

夜晚,皎洁的月亮取代了火热的太阳。

天空上繁星点点,众星拱月般围绕在月亮旁边,人们一眼就能瞧得出来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宋禾刷题刷得忘我,这两年题目刷多了,也就练了点手感出来。

早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但她这会儿就是停不下来。

几公里外,一列火车停靠在平和县火车站。

这列火车有点特殊,因为它是从首都直接开来的。

今天有条铁路正式开通,这条铁路把平和县和首都连在一起,使得平和县的人们可以不需转车就直接到达首都。

陆清淮两手拎着大袋行李,迫不及待地从火车上下来。

他站在站台上,眼睛望着四周,竟然流露出些许的陌生之感。

算算时间,他已经有近六年没有回来了。

“同志,同志!”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朝着陆清淮喊:“同志,你东西落下了!”

陆清淮走得飞快,工作人员跑着朝他追去,都差点赶不上他。

“同志你行李得提好啊,这个小包掉了咋都不知道。”工作人员气喘吁吁地将包裹给他。

陆清淮赶紧停下看行李一眼,抱歉道:“不好意思,是我的失误,谢谢你。”

工作人员摆摆手:“没事儿,天这么暗了,你赶紧回去吧。”

“哎,同志!”陆清淮突然叫住他,“你知道咱们县的槐花巷子怎么走吗?”

他和宋禾通过信,前两年宋禾就说过自己住在槐花巷子中。

工作人员直勾勾地打量了他两眼:“你去槐花巷子干啥?”

大晚上的,还提着这么多行李,不该去旅社吗?

陆清淮放下行李,掏出自己的介绍信,证明自己是来平和县探亲的。

他笑笑道:“我来找我对象,她住在槐花巷子中。”

工作人员接过介绍信认真看,确定他不是什么危险分子后,才露出笑容。

“来,你跟我来。我这会儿刚好下班,回家的时候也得经过槐花巷子。”

说着,他帮忙拎起一袋行李。陆清淮赶紧推拒,拗不过他,只能让他帮忙提着。

最重的行李被绑在这位工作人员的自行车后座上,他慢慢骑着,陆清淮跟在旁边走。

工作人员叫小超,他这会儿露出大白牙,笑笑道:“同志你家在首都?”

刚刚介绍信上写着,这人家住首都。只是首都的人,怎么会找上他们平和县的姑娘。

陆清淮迟疑地点点头。如今,他的户口又转回首都去了。

这次能来平和县,也是借着探亲的名义来的。

平和县县城的道路全面修整,修得更加宽敞,更加井然有序。

陆清淮一路走一路看,发现道路两边的房子也大变样了。

街道两边大多都是两层小楼,穿过县城中心区时,更有三层楼四层楼。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条县城主路上竟然还有路灯!

“同志,你之前来过我们平和县?”小超又问。

陆清淮丝毫不掩饰:“对,我几年前被下放到河西公社。”

小超:“……”

难得啊,下放人员……不仅回家了,还和他们平和县姑娘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