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赚钱新方法(第3/4页)

来到这个世界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她十分需要用金钱来满足她的安全感。

毕竟幼师这个工作只有公分没有工资,连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宋禾当时知道这个待遇后,还难过大半宿呢。

家里存款不超百,她心里就像有刀子吊着似的,毕竟她也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啊。

跟千千万万的穿越少女一样,宋禾梦想着改革开放以后北上首都,买四合院!同时再囤几座房子,以后就能够靠房租养老。

可了解了现实状况后,她只能含泪把这个梦想默默放在心中。

毕竟她现在只是一个连乡下青砖大瓦房都不知何时能建起来的穷人。

至于空间里头的东西,不能卖,同时她也没这个胆子卖。

宋禾是个很惜命,很谨慎而且还不愿意吃苦的人。空间中的物资的确可以换钱,可换了后她一家吃啥?物资本来就少,哪还能卖呢。

同时,也别把现在的人当傻子看。

你这么好的米是哪来的,白面是哪来的,还有半点不浑浊的花生油是哪来的?唯一不吸人眼球的就是地瓜。

但她那个可是品种地瓜!一吃就露馅!

这个年代抓特务可是一大特色呢。

所以让她拉着物资去换钱这事儿就别想了,这做法危险。当幼师赚钱也别想了,勉强只能混口饭吃。

宋禾都快躺平认命时,哎!突然柳暗花明了,有了一条能够正大光明赚钱的渠道!

这可不就让她狂喜让她兴奋吗?

在房间跳了好几下的宋禾终于发泄了那股激动,可到了院子,还是没忍住抱着在啃地瓜的小妹“mua”了好几口。

“咱家小妹,运气贼好!总是能让姐姐歪打误撞赚到钱。”

小妹一脸懵逼。

只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宋禾赚到了钱,但远在源阳市的马伯阳却丢失了工作。

源阳市运输队。

“看看,看看!咱们运输队都快出名了,我老郭这张脸都要丢尽了!”

一个穿着蓝色人民服的男人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桌上放着的正是今日的源阳日报。

“马伯阳和李燕请假时说的是什么?是父母生病,生重病!咱们运输队这么多人,就没一个人看出不对劲吗?”

底下人小声接话:“马伯阳父母是纺织厂的,所以他们夫妻没住在队里的宿舍,而是住纺织厂。”

这对夫妻也是奇怪,明明可以在队里申请房子,可还是要住在爹妈哪里。

老郭脑壳疼,一手叉腰,一手用力拍着桌上报纸:“那咋办,报纸上写着‘市运输队马伯阳’这几个大字,咱们队的名声都给带坏啦!往后一提到运输队,旁人可能就想起‘封建愚昧’、‘思想落后’、‘买女求子’这几个词!还找神婆!我找他爹的祖宗!”

旁边人这下不敢接话了,谁能想到这件事儿上了报纸。

说实话,队里也不是没有人会去买孩子?但那都是和人家父母谈好的,还要偷偷去乡下一段时间,假装是怀个孕、生个小孩才回来,半点不给别人嚼口舌的机会。

谁会像马伯阳一样,竟然找神婆算命,还光明正大的上人家孤儿家的门。

是的,最让人气愤的就是那几个孩子是孤儿,最大的那个才15岁,养着3个4岁的孩子。

这种是怎么一种家庭啊,他们猜都能猜到,那指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条裤子轮流穿的家庭。

这种孤儿马伯阳都敢欺负,都敢上门明里暗里逼迫人家卖孩子,那真真不是人。

听说报纸上这篇文章就是那家15岁的女孩写的,字里行间都带着被马伯阳压迫的悲愤和痛苦,把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娓娓道来,简直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谁能想到这姑娘在一家子大人都去世的情况下带弟妹跨省逃荒,谁能找得到遇上这种事,这姑娘依旧积极向上的生活?

可即使到了这种地步,她的这篇文章中,依旧对我国这种“买卖儿童”的事深为担忧。

这事儿要是没处理好,妇联恐怕就得上门了!

好半天,老郭深深叹口气:“马伯阳夫妻违反纪律,开除处理。还得找个人,去马家街道办那里把事儿给说下。”

旁边人点点头,犹豫道:“李燕她家人……”

老郭摆摆手:“怕什么,她家人现在只恨不得剁了马伯阳。”

他和李燕父亲接触过,是个正派人,哪能把错误放在他们运输队。

“好。”

“哎等等。”老郭又把人叫住,思考一会儿,“你去买些纸笔买些课本,再买两包麦乳精,寄到那姑娘家去,别抠搜!”

文章里那姑娘说自己中学才读一年,可十分喜爱看书,难怪文笔不错,那么他们就多寄些书好了。

唉,距离太远他们想上门道歉都不行,他们队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