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赚钱新方法(第2/4页)

“有人跟宁玉说不?坏啦,宁玉这个做姑姑的还不晓得嘞,我找她去!”说着,王桂花一路匆匆小跑赶向队长家。

同时,这个消息也像龙卷风一样席卷整个村庄。不多时,家家户户都晓得了。明明此刻到了做午饭的时辰,都没忍住赶来看热闹。

“宁玉,宁玉啊,出大事儿啦!”

宋宁玉正在喂奶呢,听到这话差点一惊,赶紧透过窗户问:“咋啦?”

张秀娟也紧紧忙忙从厨房走出来,皱着眉头,手上还紧端着菜刀。

王桂花大喘气:“你家小禾上报纸了!”

报纸?!

宋宁玉就跟初次听到这事儿的村民们一样,愣了好半天。小禾她懂,报纸她也懂,可连起来咋就不太懂。

最后还是在堂屋写材料的大队长打破这个局面:“啥报纸?我去瞅瞅。”

说着,他大步向宋禾家走去,宋宁玉和张秀娟也快速跟在后头。

一路上,宋宁玉的心都恍恍惚惚的,小禾上报纸了呢?她真该找个机会回宋家村看看,是不是她娘家祖坟冒了青烟。

张秀娟也大受震撼,以前的小禾她还能理解,在她看来不过是比其他闺女懂事,比其他人聪明,更会做人。

可现在的小禾,却超出了她的理解范围。不得不承认这个十多岁的姑娘,在某些方面比她们这些活了四五十岁的人更厉害。好似突然间,不能把这姑娘当做小孩看待了,而得当成能商量事儿的大人看待。

家中。

宋禾招架不了村中看热闹的人,幸好李队长来得比较快,张秀娟没两下就把宋禾从人堆中解救了出来。

张秀娟:“小禾信都没拆,你们倒是让她拆开看看。”

宋禾露出几分尴尬,在众目睽睽之下拆开信封,先出来的是一张信。

不管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都凑了过来,但是宋禾即使胆子再大,也没那个脸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回信读出声来。

李队长倒是戴着眼镜,聚精会神:

“宋禾同志:上周收到你的来信,鞭辟入里的说明了当下社会还存在一些封建愚昧的现象,甚至工人阶级也被腐蚀……你这问题有些严肃,我们几位同志经过调查探讨,这才一直未能给你答复,希望你家情况一切还好。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及时给我们来信……关于你的文章,我们已经登载在十二月二十八,就是冬至这日的源阳日报上,也祝你冬至愉快,工作顺利。”

李队长读完,人群中又是一阵安静。

还不等村民们反应过来继续问,张秀娟和宋宁玉就联手把人给招呼走了。

“报、报社还给回信?”

“哎,我瞧宋家大妹自己也发着蒙呢。”

“这当然会蒙,要我上报纸我也蒙。你们说说,宋家大妹咋就这么厉害呢,咋养出来的?她娘要是还在,我保准得去取取经。”

一群人一边讨论一边离开。

宋禾心想她不是被这信给震蒙,而是被信封里的一张纸震蒙。

如果她没猜错,这应该是支票。

是稿费!

一开始写这封信时,宋禾本意只是想利用舆论让马伯阳受到教训。只要登上报纸,那么马伯阳指定没有空再在乡下折腾,甚至连丢失工作都是轻的。往后他要是想再对她们姐弟几个出手,也得有个顾虑。

可她万万没想到还有额外收获!

是了,她给忘了,这是有稿费的。

她一直不敢露出端倪,直到人都走了,院子只剩下姑姑一家时,宋禾才敢把信封里的那张纸拿出来。

宋宁玉好奇:“这是什么?”

李队长:“支票?”

宋禾点点头:“应该是稿费。”

宋宁玉手有些哆嗦:“多少钱呢?”

“18块。”宋禾清清喉咙,按捺激动的情绪。

!!!宋宁玉猛地吸气!

18块!可是18块!她家小禾写写字就赚了18块!

“乖乖。”张秀娟傻眼,声音有些发飘:“那以后每天写一篇,一个月得赚多少钱?好几百?”

宋宁玉小声喃喃:“这还当啥工人,抢钱都没这么快的吧?”

李队长看她俩越想越离谱,赶紧打断:“咋有可能一天写一篇,一个月能磨出两篇就不错了。这都是动脑子的事情,费心血晓得不。”

转头问宋禾:“你写了多少字?”

宋禾:“得有三千。”

李队长立刻换算:“一千字给六块。”

他自己写材料一千字都得憋许久,可见小禾这18块赚得也不容易,足足三千字呢。

李队长突然有些心酸。

人匆匆来,人又匆匆走。

张秀娟腰上围裙还系着,可见厨房中还有活等着她。李队长还需去琢磨自己的材料,明儿就得交到公社去。宋宁玉得回家看石头,人石头奶吃一半半,妈就跑没了,这会儿正哭着。

唯有宋禾一人,关紧房门在房间里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