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更合一(第4/6页)

钱雨今天是去看猪崽的,本来打算早去早回。但是她一去就发现了一个事,这个叫红山镇的小镇子上很多卖干木耳和香菇的。

一问才知道,红山镇的人靠山吃山,山里面经常能采到木耳和菇类。

钱晴有点摸不着头脑:“所以?”

钱雨提起来她在广播上听过的一件事:“现在不是有那种自己养木耳的吗?我听广播里说,是人家专家自己弄出来的技术,国家鼓励农户发展。你说我要是在红山镇弄个养殖木耳香菇的小厂行不?”

钱晴实在是不能理解她姐的开厂情结,离婚才几天就想着要去开第三个厂子了。

“那倒也不是不行。”

“就是吧,姐,人家专家弄出来的技术,还不知道推广开没有,你这是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得先把技术弄到手啊。”

钱雨仔细想了想:“那我就去试试嘛,不成就不成。但我觉得人家都上广播了,总不至于是哄我。那个专家我也记着名字呢,姓赵,在咱们省大。我过完年就去学校里找找人家,能行就试试。”

这种菌类养殖属实是触及到了钱晴的盲区,她下意识望向周皓。

周皓:“可以试试,咱们国家原先养殖菌类就是原木砍花的办法,把适宜生长菌类的树砍了,等着上面长菌。后来又是椴木打孔,在树上打孔,再加上一些配出来的营养成分,促进长菌。现在听说国家已经在研究新的方法了,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最新的技术。大姐要是想做就去问问。反正养菌类的时间周期要比养猪快多了,一般一两个月就能收第一茬。”

钱雨听周皓这么说,心里更是坚定了想法。

粉条厂看似挣得多,那也就是今年头一年,等到下半年时候,别说是刘家村,周围几个村子只怕都要动起来。粉条作坊一个都不会少,到时候还有没有这样好的生意就不一定了。

至于养猪场,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样,但想来这个生意就是有的赚也难做,光是一年份看不到回报就挺让人糟心的。

养菌类就不一样了,现在做这个的不多,她要是做起来了,短时间内这个技术壁垒就能保证她这两三年的利润。

钱雨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离婚之后让她想起这些年在婚姻中消磨的时光就让她心里过不去。她总是觉得自己要再快一点,再努力一点。

****

正月初四,周皓独自一人去了北山镇,等到了晚上天黑了才回家。

初五一大早,随着“破五”的鞭炮声响起,周皓又去上班了。维修队的排班就是要保证在过年期间也要有人留守。

钱晴睡了一个大觉,被隔壁声音吵醒的时候还晕乎乎的。

隔着一道墙,王华的声音尤为刺耳。

“万真真,你是不是有毛病?我现在辞了厂里的工作,马上要去南边看生意。你又挺着个大肚子,咱妈照顾你一个都来不及,你把你弟带来油田干嘛?”

万真真最近这段时间好吃好喝,当初被王华差点掐死的危机感在心里也逐渐淡去。虽然还忌讳着王华的脾气,不敢太过。但在王老婆子的伺候和王华一次次退让下,万真真显然是又翘起了尾巴。

她爸现在折了一根指头,万母又成日里哭天抹泪。万真真回娘家时候看见弟弟万宝金已经不知不觉中瘦了好几斤的样子,万母趁机要求万真真把万宝金带到油田上过几天。

万母心中打着算盘的,大女儿万慧慧被她婆婆管起来了,再加上当年要的彩礼多,万母不敢把万宝金送到大女儿那儿,怕大女儿一家人磋磨她的心肝。但小女儿就不一样了,她现在怀着孕,是王家的宝贝蛋。不管万真真说什么,王家都不会为难她,更不会为难宝金。让宝金去住几天,也好跟王华拉拉关系。

万父突然的退休,让万母心里塌了一块,做梦都梦见家里坐吃山空,儿子叫饿的皮包骨头。

经此一事,万母算了算自己跟男人的岁数,他俩要万宝金的时候已经年岁很大了,万母更是为了这个儿子败了身体,每逢换季都要小小的病上一场。

好一点他们还能看到万宝金结婚生子的时候,有个万一,他们俩只怕是临死前都看不到孙子。

所以,夫妻俩商量一下,决定让万宝金多跟自己的两个姐夫亲近亲近。若是有个万一,万父万母就相当于把万宝金托付给他两个姐姐了。

现在大女儿那儿走不通,万母就只能先走走小女儿这里。把万宝金塞给万真真,先过上几天再说。

听到王华的质问,万真真竟然不自觉的委屈了。

她就是带娘家弟弟过来住又怎么样?要不是她,王华一辈子都是当个普通的维修工人,哪里像现在,狠着心下海的这一批人后来都成了大富翁。她既然给了王华这么大的礼,怎么就不能让自己弟弟过来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