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更合一(第3/6页)

丁大舅颇有危机意识,现在他跟老二还干得动。等到他俩岁数大点干不动了,难道就让丁明一个人干?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听丁杰说了些南边的情况,丁大舅觉得是不是他们也去盘个店铺,开个餐馆比较好。

提起这个,钱晴是很赞成的。

大舅二舅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她妈,但以钱晴吃过不少好东西的标准来看,开个餐馆是绰绰有余。

这几年大家条件好了,外面的小摊一天比一天多,大舅二舅手艺不差,开个餐馆只要不是十分失手,那肯定比包桌挣的多。

“肯定好啊,大舅你们打算把店开在哪儿?”

丁大舅嘿嘿一笑:“这不就是不知道才问你的吗?丁杰都说了,你能耐大眼光毒,也替你舅想想,咱这个餐馆开到哪个地方才算好。”

钱晴扒拉扒拉Y市的情况,油田上暂时是不考虑了,门面房最大才五十平,这个面积只够起个小店,开餐馆坐不下几个人。但Y市之外,热闹的也就那几个地方。

鼓楼、人民公园、Y市梧桐大学……

鼓楼那儿热闹是热闹,做点小吃好卖,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鼓楼那边有一条街卖小吃的层出不穷,已经快成Y市一景了。但要是正经的餐厅开在那边,光是房租就很难承受。做吃的不比卖衣服利润高,现在大家还没从以前的苦日子里转过弯来,价格高了就做不下去,价格低了又包不住本钱。

人民公园倒是好,就是太大了,门口都有四五个,周围多是居民区。开在居民区里,那就纯粹是挣个生活所需,发财也得看人流量啊,人流量上不来,赚钱也不会多。

梧桐大学……

钱晴斩钉截铁:“大舅,你要真想开,就开到梧桐大学去吧。”

都是大学生,国家每个月给补贴,年轻人打牙祭多,而且一个学校学生老师的,人也多。丁大舅开个店,就跟他们在南方见过的一样,一个套餐几个荤素的卖。还能让人点菜,这样算下来也还过得去。

丁大舅听钱晴这么说,心里也有了点底:“那是不错。过几天我就跟老二一块去梧桐大学看看房子。”

包桌也还干着,反正他徒弟不少,忙不过来就去借人嘛。等到梧桐大学那边真做得下去,再把包桌取消了。

钱晴突然眼珠子一转想起来自己跟周皓的打算。

她现在手里有钱,想要买房买地做投资。但是她不比万真真知道哪块地哪片房子发展比较好,贸贸然去买,也很有可能被套牢在上面。

丁大舅的事倒是给了她一个思路,别的地方说不好。但梧桐大学总不可能搬家吧?那么大的学校,那么多的学生,她要是在梧桐大学那边买地或者房子,岂不是有前途很多?

现在她还要做服装生意,鼓楼如果买一间门面,那梧桐大学怎么就不能再买一间?大学生消费不高,那她就把衣服分档次嘛,高价有高价的去处,低价也有低价的市场。

想到这里,钱晴只觉得热血沸腾:“大舅,过完十五,咱们一块去梧桐大学看看?”

丁大舅有点不好意思:“我们自己去就行了,租个房子而已,还麻烦你跟着。”

钱晴没有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只是含糊着说道:“我也去看房子啊,大舅你也知道我准备做服装的,那边开个服装店也蛮好。”

她的“晴月”品牌,可不能光有一家店面。

敲定了年后去看房子的事,周皓也端着一碗羊汤回来了。

钱晴自己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就把汤塞给周皓。

“你多喝点。”

周皓酒量不错,但喝酒总是难受的,尤其二舅刚才那杯子可不小。

吃完饭一直到太阳下山,钱晴都没见钱雨回来,不由得有点担心。钱雨的处境比她是要艰难点的,开粉条厂开的扎眼,还有黄家人在一边虎视眈眈。这么晚还没回来,莫不是遇上什么事了?

凑到正在纳鞋底的大舅妈跟前,钱晴问起钱雨今早过来时候有没有什么异状。

“没有吧,早上就是看她挺开心的,把拜年礼一放,就说把倩倩先放这里,她忙完了下午再来接。”

钱晴还要追问,钱雨就回来了。她脸颊红到不行,整个人都十分兴奋。

钱晴问起她去哪儿了,钱雨悄声说道:“等咱们回去路上我给你说。”

几个人跟大舅二舅告辞,钱雨交代丁杰过完初八就去粉条厂,瞬间把淹没在小豆丁里的丁杰解救了出来。

走在路上,钱晴终于听明白了钱雨今天干嘛去了。

合着是钱雨现在算了算,她手里的钱除去开养猪场的,还有粉条厂未来一个月的材料支出,现在手里大概就是五千多。粉条还能再做一个月,按照以前的流水估计,大概还有个一万多的收入。

钱雨把养猪场托付给钱父,昨天听钱父说Y市下面一个靠山的镇子里养猪养的好,让她买猪崽就去那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