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0章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第3/3页)

所谓猛虎不屑与群豺为伍这样的中二宣言只是一个笑话,往年若无这些迎风倒、无筋骨的群胡举族相助,钦陵也难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军事辉煌。而现在遭遇这种众叛亲离的处境,也与钦陵性格与行事的缺陷深刻相关。

当然,哪怕到了现在,钦陵也可以颇为欣慰的说上一句,他终究还是自己把路走穷,死在了自己手中,而非来自旁人的加害。

抛开对钦陵个人命运的感慨不谈,李潼在略作沉吟之后便又说道:“传告陇右道诸州,各遣佐贰判官一员入鄯州汇集,前往海东丈量耕地牧场,编扩籍民。凡青海归义诸羌,若其部伍有助战王师之勇,则扩整为军,若安于生息休养,则编散为民,赐给耕牧之业!”

青海此境地域广阔兼民情复杂,势必不能一概统之。那些大族豪酋们与土羌杂胡的诉求也都不一,需要加以区别对待。

眼下莫离驿所收聚的主要是青海各方的土羌杂胡,对这些人而言,有一个安全的生活与生产环境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而大唐如今在海东也已经拥有了不弱的统治基础,对这一部分羌民编户入耕无疑要比粗暴的赐给诸方豪酋分领更便于归化统治。

海东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如陇右这样优越,但也具备了一定的耕牧基础。将这一部分土羌杂胡编户安置在海东,既能给大唐奠定一个统治基础,也能避免与青海其余地域的羌部豪酋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

之前李潼曾经对投靠大唐的羌人木卯部优给封赏,这与当下选择对土羌杂胡编户统治并不冲突,而是针对此境不同的利益群体所做出的不同统治策略。

如果这些青海豪酋们愿意重新回到大唐的统治秩序中来,大唐也会承认并且继续保留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同时在收复青海之后,大唐也需要在青海构建起一个直接的统治框架。

在李潼的设想中,未来青海需要进行一种较之以往羁縻更加直接的统治模式,那就是类似于对西域的统治:大唐承认西域诸邦国的独立地位,同时又直接派兵驻扎四镇这样的军事重镇,算是一种军事议盟制度,通过协商解决内部的纷争矛盾,通过军事召集共同对抗来自外部的敌人。

当然,在实际的秩序施行中,该要给予青海这些大族豪酋们多大的自主权,仍然取决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结果如何,以及这些豪酋们各自在战争中所做出的表现。

正当李潼还在就青海未来统治模式进行细节考量的时候,前线又有最新的军情传来:年前回撤西康的吐蕃赞普再次率兵抵达了积鱼城,重返青海战场!

得知此事后,圣人亲临海东大营,一番誓师后,已经越过赤岭在海东集结的唐军主力大部齐发,诸将各率军伍直向青海腹心而去,与吐蕃大军展开真正的大决战!

大非川一战以来,三十年旧恨、历久弥新,忍辱弹铗,志士难寐,雪耻此役、功成此役、扬威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