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4页)

胤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为难道:“可是皇阿玛的态度很坚决,这会儿命令都已经下了,怕是再难更改。”

林诗语的嘴唇都拉成了一条直线,难得严肃阴沉。

沉思片刻后,说道:“一直以来朝堂之事我从不敢过问分毫,但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必不能袖手旁观任由错误发生!”

“皇额娘?”胤礽当即脸色骤变,压低了声音劝道:“后宫干政乃大忌,皇阿玛会生气的!我知晓皇额娘是为了大清着想,但这条底线千万不能踩,交给我和保清去想法子罢,皇额娘稍安勿躁,再不济……将来……”

林诗语听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却是摇摇头,“太晚了,哪怕只是十年八年的落后都是巨大的差距,倘若当真如此荒废几十年,大清必定早已被外面的世界远远甩在身后,拍马不及。”

如今的戴梓虽未像历史上那般被发配盛京凄惨度日,但却也是被革职弃用了,真要是这么荒废下去,天才也都能被磨成废物,况且如今他正值壮年,正是一个人头脑精力最好的时候,此时荒废掉该有多可惜?一个人拢共又能有几个十年二十年够荒废的?

太可惜了,只想想就倍感心痛。

胤礽叹了口气,继续安抚道:“皇额娘别急,我会联络前朝官员好好劝皇阿玛的,无论如何您都不能跟他提起此事,太犯忌讳了。”

看着孩子担心焦虑的眼神,林诗语还是沉默着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行了,你先忙去罢,戴梓那边……记得多关照些,他是个大才。”

“皇额娘放心。”

看着少年离去的背影,林诗语有那么一瞬间甚至很想一脚将康熙踹下龙椅赶紧让保成上位。

这个男人不能说他不英明,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个好皇帝,算得上是个为国为民的明君,但某些时候却又着实令人恼怒。

她不信康熙会不清楚火器的重要性,但他还是选择了这样做,可见在他心里汉人才始终是头号心腹大患,甚至胜过了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

该说什么呢?自卑心作祟罢了。

或许康熙自己都还不曾意识到,他们这祖孙几个在面对汉人时做出的一些决策其实早已将自身的胆怯、不自信显露得淋漓尽致。

也不知这样的“病根”将来是否会传到保成的身上,希望不会罢。

想起被革职的戴梓,就不禁又想起了去年年底她给出的那一点参考建议,也不知他可曾研究出个什么头绪来,若是成功研究出来了整体军事实力必然能更上一层楼,可惜了,眼下落得如此境地。

“涟漪。”林诗语招招手,附在耳边轻声说道:“给家里传个话,告诉父亲无论如何一定要想法子说服皇上收回成命,火器营不能取缔,戴梓也绝不能弃用!”

涟漪点点头,匆匆离去。

却在这当口,一道赐婚圣旨落在了太子胤礽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