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4页)

不少人都不约而同摇摇头,朝堂就是个老狐狸打架的地儿,再怎么能耐还能遛着所有人玩儿?

张英接着说道:“反倒是南怀仁大人的确对戴大人有心结旧怨,且身为异国之人,忌惮戴大人的能力也并不非不可能,一个人无论走到何处,根都是自己的国家,这也是人之常情罢了。”

“在戴大人之前大清的火器一直以来都只能依赖于洋人,每每得到手的都是人家淘汰下来的,真要是哪天碰上了,咱们也只有挨打的份儿,甚至人家大可以直接扼住咱们的喉咙,但如今有了戴大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惹得旁人忌惮敌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也着实不稀奇。”

“臣附议!戴大人定是被奸人蓄意栽赃陷害,其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还请皇上明鉴!”

“奴才附议!”

……

顷刻间,朝堂上大概一半的大臣都站了出来。

戴梓也抓紧机会赶忙说道:“臣对天发誓,倘若臣勾结什么倭寇和前朝余孽背叛大清,就叫臣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

“皇上和众位大人切勿被他给蒙蔽了。”陈通岩痛心疾首地高呼道:“若是皇上不信,大可叫人去戴大人家中搜查一番,看是否有黄金便知事情真相了。”

“没错,皇上不如派人去搜查一番便知。”南怀仁冷眼扫过众大臣,最终目光落在了戴梓的身上,讽刺道:“若是罪犯通通都以发誓来自证清白就可以,那还要证据和律法有什么用?”

林如海抬起眼皮子瞟了他一眼,凉凉地说道:“本官记得南怀仁大人是那什么耶稣会的?不如你也对着你的耶稣发个毒誓?”

“你……”

你你你……你半天也没能憋出多余的一个字来,脸都活生生给憋青了也仍是未能发出毒誓。

看他这副模样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十有八九是心虚罢了。

陈通岩险些没被气晕过去,若非场合不对,他只恨不得要揪着这老头儿的衣领好好问问,哪有这样不打自招的!

然而身为汉人的他又哪里能理解这些洋人心中的“信仰”呢?

才刚刚进入朝堂还没什么发言权的胤禔胤礽兄弟俩此时也再是忍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剑指南怀仁和陈通岩,要求康熙严惩此居心叵测之人。

康熙也着实是被气得够呛,当场就命人将南怀仁和陈通岩拿下送入了大牢,丝毫不肯再听其辩解,甚至都不曾派人去戴梓家中搜查,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一搜必定能搜到。

“都给朕闭嘴!有什么话去大牢里再说罢!”

侍卫们忙就捂着嘴将两人给押了下去,看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万万没想到,因为一个信仰就这么痛快败露了?洋人这脑子……想啥呢?

死里逃生的戴梓可算是狠狠松了一口气,感激的小眼神儿直往林如海和张英等人身上瞄,却还未来得及松口气……

“此事虽为奸人所害,然图纸泄露亦属事实,戴大人未免有渎职之嫌……来人,摘其顶戴花翎。”

这意思是要革去戴梓官职?

众人齐齐都愣住了,满脸愕然。

难道皇上不知戴梓的重要性?怎么能将这样一个人革职弃用啊?

“皇上!”

林如海才出声就被康熙给打断了,“众爱卿无需再多言!”

一锤定音,没得商量。

很快,戴梓就光着脑袋一脸精神恍惚的被撵出了皇宫。

处理完这些,朝堂之上才开始讨论起倭寇作乱一事。

倭寇的手段实在过于残忍毒辣,惹得朝堂之上无论文臣武官都是一肚子怒火,提起来都恨得咬牙切齿,自然是都想要派兵清剿的,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却又摆在眼前。

倭寇素来只在海上四处游荡,此次洗劫一空之后就立马又回海上去了,想要收拾实在不容易,况且大清的海上作战能力也并不很强,几乎可以说是一直以来的短板了。

但若是不派兵那显然也是不成的。

一则此事太过恶劣,必须得给百姓们一个交代,二则若此次不给倭寇一次痛击,不久的将来必定还会来犯,且势必愈发猖獗,三则若看大清态度如此软弱,旁边的其他邻居怕也少不得会有样学样,届时大清沿海地区就该成为那些豺狼虎豹肆虐的地盘了。

最后一点,身为大清君王,康熙的尊严也绝不容许自己善罢甘休。

“皇阿玛,儿臣请旨前往剿灭倭寇!”胤禔大步出列扬声道。

明珠想了想,说道:“大贝勒年轻骁勇,也正是该好好历练的时候,此次海上作战着实是个难得的机会,叫大贝勒跟着去攒攒经验也好。”

言下之意也就是说,大贝勒还年轻,第一次参与海战全当是叫孩子跟着去长长见识了。

说到底他也是对大清的海战能力有些不放心,故而先将这口锅从胤禔的头上挪开了,届时万一输了、或是惨烈险胜,那也是旁人的罪过,跟头一次参加的孩子可没什么关系,若是大获全胜呢,那提起来自然是跑不了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