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师出无名(第3/4页)

孟怀便算了,永昌伯府又有什么底气拒绝?

皇帝大怒之下,坚持要给二人赐婚。

庆王为求得皇帝开恩,在殿外长跪不起,最后甚至说愿以王爷之位相换。

皇帝怒不可遏,到底是同意了。

当天夜里不顾荣忠的劝阻,吹了大半夜凉风,第二日便病倒了。

此后病是好了,与庆王之间却生了嫌隙。

好不容易庆王办了桩好差事,打算给庆王加封亲王,也好拉近了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

等来的就是庆王跌落马背的消息。

那日太子进宫,在皇帝跟前进言:“少时父皇就命儿臣与皇弟勤学武艺,若皇弟将父皇的话听进去了,倒也不会有这般事情。”

皇帝当下不悦,还呵斥了太子。

结果当夜德妃便到了他跟前哭诉,指控太子用心歹毒,要害了庆王的性命。

皇帝怒极,命人将庆王传召入宫。

亲自问庆王是不是也这般想的。

依照荣忠对皇帝的了解,此时便是庆王心中另有想法,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也不能够随口认同。

否则有理变成无理,受害者变成了空口白牙污蔑者。

更别说此前有那么个疙瘩在,太子又在皇帝跟前伺候了那么久,叫皇帝对他宽容了不少。

然而这次的遭遇,到底是将庆王磋磨了。

他在御前一言不发,皇帝问话时,也没有开口回答。

不直言,却有责怪皇帝及太子的意思。

皇帝当场大怒,命人将他接走。

此后这么久以来,皇帝都未再去看过庆王。

皇家亲情淡薄,皇帝病了一次后,性情也变得阴晴不定。

底下的人哪怕怜惜庆王遭遇,轻易也不敢说出口。

如今再碰上裴尘及林水月二人的事情,荣忠也不清楚皇帝是个什么想法了。

他总觉得皇帝高兴,但是也没有那么的高兴。

“裴尘那边若是再问及你,你便说朕这些日子身子疲乏,暂且不想谈论其他的事情,他与林水月的封赏,待得年节之后,朕自会考虑。”皇帝面色微沉道。

荣忠不敢多言,只低声应道:“是。”

皇帝看着他的表现,脸色倒是缓和了些,开口却道:“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立下这般大的功劳,朕的反应太过冷漠了些?”

荣忠忙道不敢。

皇帝却是冷笑:“你们都不敢说,朕却是清楚,他二人都对朕立下的太子有意见,如今成了一等一的功臣后,少不得又要与太子产生矛盾。”

“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哪有臣子翻到了储君头上去的道理?”皇帝说着,却觉得太阳穴阵阵刺痛,他轻按了下额头,冷声道:“也是朕之前对他们太过纵容的缘故。”

“朝中官员,应秉承着制衡之道,不过多的偏向于谁,才是根本!”说罢,拂袖道:“朕乏了,撤下吧。”

荣忠见他面色难看,轻声道:“可要传太医院的院士过来,为皇上诊治?”

“不必了。”皇帝面带不虞:“上次病后,落下了这头疾,整个太医院内都未能将其彻底治愈。”

“叫他们来有何用?”

荣忠低下头去,心下却思虑,皇帝近来这性情大变,应当也与久不痊愈的头疾有关。

但如今皇帝听不得这个话,他便压下了心头的疑虑,缓步退了出去。

本想着寻个小太监,将消息带给裴尘,顺便将皇帝头疾的事情告知。

然而荣忠刚从御书房内出来,就撞上了太子。

“奴才莽撞,还请殿下恕罪。”

太子心下不悦,眼中划过了抹暴戾,很快遮掩下去,只问他:“父皇呢?”

“皇上身子疲乏,刚刚歇下。”荣忠看着太子的面色不善,便低声问道:“殿下可是有要事禀报?”

太子冷下面容,嗤声道:“方才大理寺传来消息,林水月领着刑部一干官员,将大理寺的门给堵了。”

荣忠心头咯噔一声,暗道不好。

里头却传来了皇帝的声音:“谁在外面。”

“父皇,是儿臣。”

那边。

大理寺内。

新任大理寺少卿岑让,收到林水月来大理寺的消息时,人还在温香软玉里,随后忙不迭爬起来穿上衣服,差人给太子传了个消息后,才急匆匆赶到了大理寺。

一进大理寺,见得所有的官员都站在了院中。

院内有个石桌,林水月便坐在了那石桌旁边,手边还摆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整个大理寺的官员都在,甚至还有刑部的人,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说话。

诡异的安静声中,这位岑大人快步行至林水月的跟前。

岑让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出头,模样寻常,倒是一身打扮极其的富贵。

今日他未在大理寺中,穿的自然不是官袍。

着一身浅色的直缀,腰间挂着的革带都是暖玉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