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自荐(第3/5页)

刘太后哽了一下,没想到秦钩会直接把她堵回去。

在太后反应过来之前,秦钩又抬手点了两个从前用得惯的手下,让他们去办这件事情。

下了朝,太后在长乐宫召见了家人。

她坐在榻上,用玉锤轻轻敲着腿。

刘将军坐在轿辇上,是被人一路抬进来的。他两年前无缘无故地大病一场,到现在还没好全。

两个儿子,刘礼和刘义就跟在父亲身后。

关上宫门,他们说起自家话来。

刘太后沉吟道:“打了场仗,皇帝还真是不一般了。”

刘礼道:“姑母,我觉得皇帝说的挺对的,这件差事又不讨巧,又没有油水可捞,做不好还要失了民心,还是不做为好。”

刘义也附和兄长:“姑母,我也是这样想的。”

“糊涂。”刘太后轻叱一声,手里的玉锤砸在案上,一声脆响,“难道你们这一辈子就光拣着好差事来做?”

刘将军见姐姐生气,一抬脚就踹了一下两个儿子:“愣着干什么?快给姑母请罪。”

两个人跪在地上,声音都小了下去,尚有些不服气。

“有姑母庇佑,难道还有人敢给我们派苦差事么?”

刘太后简直要被他们两个给气死,说了一句:“倘若我死了呢?”

“……啊?”

刘将军一听这话就急了:“阿姐别这样说。”

刘太后没理他,仍旧对着两个侄子:“我有心让你们两个历练历练,以后就算不能即位,支撑刘家门楣也就足够了,你们倒好,专拣着好差事做,贪稳当。”

可是刘礼与刘义只听见“即位”两个字,眼睛瞬间就亮起来了。

刘太后看见他们这个样子,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把话给听进去。她拿起玉锤,扬手丢到他们面前,哐的一声巨响。

“蠢材!蠢材!”

刘将军按着两个儿子:“快给姑母赔罪,明天就收拾行李去救灾。”他看向刘太后:“行了,阿姐,我会教他们的,你别生气,消消气。”

“若非我苦苦支撑,刘家岂能有今日荣光?家族男子,尽是蠢材。”刘太后靠在凭几上,看看弟弟,最后没好气地补了一句,“行了,除了你。”

刘将军笑了笑,两个儿子一人踢了一脚:“滚回去收拾行李!”他看向刘太后:“阿姐费心了。”

刘太后摆摆手,让他们下去。

刘家人走了,侍从双手奉上新的玉锤,刘太后皱着眉,敲了敲腿,最后道:“把月小使接过来。”

“是。”

侍从立即吩咐人套上马车,去宫外别院接人。

马车返程的时候,里面坐了个年轻貌美的小倌儿,他穿着太监的衣裳,悄悄掀着马车帘子,好奇地张望四周。

正巧这时,经过武场,秦钩就在武场里射箭。

秦钩淡淡地瞥了一眼,便问崔直:“那是什么东西?”

崔直斟酌了一下:“回陛下,那是太后宫里的马车。”

“我知道,我问你马车里的是什么东西?”

“……回陛下,那不是什么东西,那是太后的男宠……侍从。”

崔直害怕他发怒,一面说着,一面连忙跪下。

秦钩却只是眨了眨眼睛,思考了一下,最后问:“那扶游需要男宠吗?”

“啊……”崔直愣在原地,忽然觉得陛下还不如发怒呢。

*

三日后,朝廷派出少量军队,协助诸侯赈灾。

当然也就只有少量军队,而且只卖力气,他们的口粮还需要诸侯解决。

如果需要朝廷拨粮,朝廷可以以低于市价五钱的价格卖给他们一点。

如果需要朝廷再派人,朝廷也可以派军队卖卖苦力。

但是要收钱,按人头算,一个人头每天五钱,还要管饭。

扶游一听见这个命令,就知道是秦钩的意思。

秦钩从来不会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

没多久,朝廷派来的人也到了雁北城。

领头的是两兄弟,一个叫刘礼,一个叫刘义。

扶游认得他们,是刘太后的侄子。

刘太后很看重他们,平时有什么好差事都让他们去做。

两个人才智不足,所幸孝顺有余,有刘太后时时指点,按部就班,也不会出错。

这天清晨,兄弟两个照例在外面赈灾,忽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信使一面策马驰骋,一面大喊:“陛下心系百姓,率军巡查雪灾各地!”

他没有在雁北城多做停留,只是骑着马从这座小城的大街上跑过去,从南城门跑到北城门,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

“陛下心系百姓,率军巡查雪灾各地!与民同甘共苦!”

这时候扶游就在城门口的粥棚里煮粥,听见这话,他扯了扯嘴角。

秦钩怎么会无缘无故出来巡查,大约是想出来探探诸侯的情况,顺便拉拢一拨民心。

听见这个消息,刘家两兄弟也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