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即使是我这样的人(第3/3页)

即使我与您素未谋面,从不相识,但只是一篇小说,却让我看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小说非华夏背景不能产生,它让我自豪,让我如此的感到骄傲,这些瑰丽传奇的神话人物与故事,那个抗争着神明,反抗着命运的少年,是我们华夏文明才能诞生的人物。

在这一刻,我多么庆幸因为我正是个华人,所以我才能读到这篇小说,我也如此自豪,我的同胞能写出这样的小说。

我常想一个人如何定义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个国家,在如今国籍都能换掉的时代,国家还是什么高尚的名词吗?

——以我浅薄的经历,认为自己属于哪个国家的根源,是文化认同感。

即使出生在日本、英国、美国,但仍自豪于母国的文化,就算是远在他乡亦是时刻坚定着自己祖国的文明。

即使远在他乡,亦不会忘记故土。

写至此处,没曾想唠唠叨叨了这么一堆话,最后还是真挚的对您说一声谢谢。

谢谢您写出这样一篇即使是我这样的人,也能看懂的优秀小说。

——陈女士写于1927年秋

---

陈女士的这封信,许少庭却是印象最深刻也最触动到他,或者说是唯一一封让他陷入思考的来信。

当然也有别的来信很令他感动,比如有好几位读者都在来信中,条缕清晰的把《大道》目前的门派类别、修真体系等级全部整理了出来,甚至比许少庭自己写的大纲里面,关于这块的设定都要清楚详实。

还有许多长篇大论,也在表达对他的小说喜爱,只是少庭看了不知道有没有一百封信件了,也实在是看不动,就连贺主编也提议还是休息一会儿。

一大一小两个人类男性,盘着腿互相对坐着,许少庭冷不丁的问:“扣下了多少信?”

贺主编:“也就两百——你怎么知道?”

许少庭:“这有什么难猜,怎么可能只有夸奖的来信,一封骂的都没有,想一想就知道是被你们扣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