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即使是我这样的人(第2/3页)

在拆开信件之前,少庭也有好奇,这时候的读者会对《大道仙途》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如果把来信理解成留言,又会是与后世相比该怎样不同风格的留言内容。

等看过了好几封,少庭便囧了,这个风格……这个风格和一百年后的区别也不大啊!

比如好多就这么几个类型:

千风先生,你写的小说太好看了!

加油,期待后面的内容。

快点写啊,每天就两章根本看不够呢!

许少庭:总结一下就是撒花,加油,催更……果然无论到了哪个时代,都免不了被催更的命运。

然后许少庭总算看到个不一样的:

千风先生,我真的好喜欢你的小说,我每天都要看最新连载的章节,如果这天报纸来得晚了,我等到放学才能回家看到《大道仙途》,我连上课都要心不在焉了。而且我们的同学都和我一样,也是每天都在追您写的小说呢!

许少庭:少年,学习为重啊……而且照你说的趋势,过不了多久岂不是该有家长老师联合起来声明抵制小说了。

只是一目十行的扫过的来信越来越多,却也在千篇一律的夸奖中看到了些也许是写的内容较多,因此读起来也格外真挚的信件。

比如本来一封封看过去,看完一封就放在一旁,但当贺主编递过来一沓,并非夸张,许少庭接过来都愣了:“这是一个人的来信吗?”

贺主编只是神秘笑道:“你看看就知道了。”

许少庭低头去看,等到看完也笑了,这一沓信纸是来自三十多个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们,他们出于某所中学的同一年级,本来是一个学生在班中写信给他,结果被同学发现,衍变成这封信成了个留言板。

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这封寄给他的信如同个《大道仙途》小说的留言板,也因为他们年纪小,言论未免都非常稚嫩,却也因这稚嫩而显现的格外真诚。

许少庭看完一遍,真是哭笑不得,想说你们好好学习呀,一颗心却在寒凉的秋日里暖洋洋了一片。

等看到后面的信件,许少庭更是抹了抹眼睛。

贺主编像是知道他看到哪一封,故作疑惑的问:“您这是哭什么?感动的哭了?”

许少庭瞥一眼贺主编,贺主编才发现人家没流眼泪。

许少庭:“只是看久了,眼睛发酸。”

他才不会让贺主编看出来他心里也在发酸,他确实是被某封来信感动到了。

这位感动到他的读者来信内容是这样的:

千风先生,说来好笑,我已经年近四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孩童时期一直在国外生活,所以回到华夏后虽与人交流无碍,也识得祖国的文字,但始终只是略能读懂些小说、诗歌、散文,可大多读起来还是稍显困难。

而事实上,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我也愿意去读我们华人自己的文章,但实在是能力有限,加上婚后要操劳家务,总想着努力提高自己的华文水平,谁知一拖到第三个孩子出生,也还是老样子并无进步。

因此我平日里大多阅读的还是英文原著书籍,您看到这里一定会很奇怪我是怎么接触到《大道仙途》——这本小说是我的长子极力推荐给我。

他那时对我说:妈咪,这本小说你看起来一定不会吃力。

我当时还想,那一定是写的非常简单,这样的小说看起来又有什么意思。

直到我从孩子递来的一沓报纸中,从第一期刊登《大道仙途》的沪市晨报开始,一口气看完三章,等拿着第二期,第三期……不知不觉间我已经看完了整整一周的连载。

说来惭愧,当时看完只是心情激动,非常好奇下一章的内容,主角叶云起究竟要怎么脱离无尽长夜试炼境?

妖女无裳与叶云起是不是会发展出一段感情?那试炼境中的神秘女子是谁?她是什么时候和叶云起定下的生死相随的约定?

直到这天我把小说从头到尾又看了两遍,心情逐渐冷静下来,我才迟钝的反应过来,是什么样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一篇小说?

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修/真/世界,一个个天马行空、处处悬疑的故事。

还有写出这样一个能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挡我者三千神佛,神明便也是我的敌人”的主角。

他不仅仅只是个小说中的人物,他其实不正是每一个少年时也曾被命运捉弄到愤懑不已的我们每一个人吗?

还有,原来真的有一篇中文小说,是连我这样的水平也能看懂甚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我曾因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中文水平,总觉自己作为个华夏人却与华夏格格不入。

究其本质,是因为我很难理解融入华夏的文化中。

但一篇《大道仙途》,我也能说:看,这就是我们华夏人的小说,这是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与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