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6/6页)

在等待的时候,严如玉带着她的男朋友终于过来了鹏城。

宋锦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一看就是家境富裕,很有教养的年轻男人,说话谈吐都十分得体,长相也温文尔雅。

宋锦作为严如玉的好朋友,对他表示满意。

严如玉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听说,乔安平要结婚了。对方好像是个老师,我之前在路上遇到过一次,气质不错。”

宋锦一愣,然后露出笑容:“这样也挺好,恭喜他。”

发自真心的。她和乔安平以前在柳市的时候遇到了还会打招呼,但是到了鹏城之后便没有再联系,没必要。如今听到乔安平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也真心为他高兴。

每个人都在向前看,这很好。

“你呢?你也该再找一个了。”严如玉打趣到,不过她顿时想起了自己之前遭受过的逼婚,立刻补充:“当然,不找也挺好,只要开心就行。”

宋锦哈哈笑起来:“放心,我不会误会你的意思。要真找到了,肯定会告诉你。”

她和严如玉,经过这么多年的一起拼搏,鲜少有争吵。偶尔在一些事情上有分歧,但大家都会很理智的解决,争取达到共识。有一次争急了,两个人一个礼拜没有说过话,好在她们后来意识到这样不行,便达成约定,工作上的事情不要带入到生活里,这些年,她们也很努力的在履行这个约定。所以现在她和严如玉,不是姐妹但胜似姐妹,不仅如此,她们还是战友,感情自然非同寻常。

严如玉走马上任后,宋锦身上的担子立刻轻了一大半。

她和陆嘉仪马不停蹄的去香港注册了新的公司,然后赶在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递交了购买意愿书。这一次的出售并不需要投标,只需要提交意愿书和方案,便能坐下来和政府磋商。

不过这些年她在商场投标中经验丰富,因此即使是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她依然出了一份若是自己接手之后的整改方案。这份方案里,宋锦的着重点在于对原有的工人将会怎么处理这一项上,她知道,其实政府最想要看到的就是这个。

果不其然,刘主任后来和她说:“就是因为你这份方案,所以我们才决定把这家厂卖给你们。”

他们之前也卖过几家厂,但每次买家们都会不太愿意接手现有的那些工人,因此每每市政府都还需要绞尽脑汁的安排工人们的去处。如果宋锦真的能按这个方案来,那他们可就轻松多了。

“工人是一家工厂宝贵的财富。”宋锦说道,“而且他们也是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做出了贡献的,如果遇到了困难就把工人们抛诸在脑后,那当然是不行的,总不能就这么不管吧?”

这话说得漂亮,但的确也是她心里的真实想法。

刘主任叹口气:“宋锦同志,你说得对,但有的时候你要明白,不是我们愿意这样做,而是政府也的确是有难处。”

太难了!各种企业债务,地方债务,就像个无底洞一样的吞噬着政府的财政,只有断腕才能求生。鹏城市政府的财政算是不错的,所以才能考虑得更多,但那些财政薄弱的地方,却压根没有这个能力,只会更苦。不过这个时候的痛苦是为了以后的浴火重生。

“当然,我可以理解。所以我们的原则是自行负担,绝不给政府添麻烦。”不过宋锦话风一转,笑眯眯的:“但按照这个方案走,我们接下来会要面对不小的资金压力。刘主任,价格方面可否再便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