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这代人呀(31)(第3/3页)

老三的日子过的应该也不宽裕,“我也一样,我每月给大哥五十块钱,想吃零嘴啥的,自己有钱买。孝顺我大哥行,但是老太太……我不记得她管过我的死活。”

结果呢,老四到老七,情况差不多。二嫁到隔壁,生了四个儿子,日子也应该不是特好过。可这日子也没过几年,二嫁的男人被石头压断了腿,不能出门扛活了,她又抛下二婚生的四个嫁人了。嫁到镇上,结果三婚生了几个,嫌弃日子太穷,跟人跑了。结果跑了两年,又回来了,回来就带了小儿麻痹的女儿。三婚的男人也不要她了,她就在村里的破庙里安生养闺女。后来周围建厂了,是国家的企业。紧靠着省城,都成了工人。她也有了生活来源,还有一套厂里给分的老房子。

如今城区发展的,当年的村子早已经在城市中了。当厂子却早已经倒闭了。一家子都是依靠厂子生活的,在九十年代,下岗潮来的时候,基本是下岗的下岗了,自谋生路的自谋生路了。这十一个子女,野草一样长大,要文化没文化,要手艺没手艺,都是靠卖苦力挣钱的。各自成家,也各自都有子女。但除了一直跟老太太生活的小女儿,十个儿子,哪怕是日子难,住房困难。可宁肯不要老太太将来的房产,也坚决不赡养老太太。

错的在子女吗?

说什么道理呢?

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是!”林雨桐坐在镜头前面,“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这是双向的。法律仍在完善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编导气炸了,这是全盘否定了他的工作。

最后林雨桐跟其他人现场协商,帮着老人联系养老机构。房子可以协议给养老院,将老人养老送终之后,房子归养老机构所有。但子女对其有监督之权,确保老人能在养老院里安稳的度过余生。

最后她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语:世间万物都是有温度的,你给予了多少,便会收获多少。若是有人辜负了你,别怕,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莫怕无人秉公道,世道人心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