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这代人呀(31)(第2/3页)

林雨桐听着,表示知道了。完了再没有说起来。

是!她跟张组长熟悉,当初也是小廖接了自己的剧本转给张组长的,算是熟人中的熟人。可这来回传话,是好意?

她挂了电话,心里摇头。

其实团队比个人更重要,若是团队凝聚不到一起,她依旧觉得这个节目的前途堪忧。再则,她的印象里,这个省的省台一直属于保守的一类电视台。又个别的做的很好的,但这个呢……开先河的很多,很多好的创意都是在这个台首发的,但是都是如昙花一现,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倒是别的台拿了创意回去嫁接,却能做的很好。

这应该是从上到下的风气问题。

她无力去改变什么,与其费力在这种事情上,倒不如回去好好的琢磨自己的正事去。

很快大家就发现,林雨桐是真的不管事,而且也不多事。她就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衣服自己选的,形象自己搞。配给的化妆不能及时到位,她就自己给自己化妆。反正能不添麻烦的事绝对不麻烦人。

要是晚上录制,她会带她老公来。茶杯子这些东西她老公帮着拿着。跟编导会有沟通,但现场发挥却不是沟通能沟通得来的。

这一次录制的是一期关于赡养纠纷的案子,九十岁的老人,十一个子女,一个女儿,十个儿子,还都健在。女儿年纪最小,今年也五十岁了。打小就是小儿麻痹,腿脚不利索。一辈子没嫁人,也一直是她在伺候老人的。十个哥哥,没一个管过老人的,或是给过老人一分钱。结果呢,这个五十岁的妹妹几个月前检查无癌症,乳腺癌,身体肯定是越来越不行了。但是老娘除了耳聋一点,别的也还都好,身体康健。这小女儿就怕她走在老母亲之前,就找几个哥哥商量,意思是她要是没了,老母亲怎么赡养,大家坐在一起把这个事情定下来。老妈总得有人管吧?

结果呢,十个儿子,最大的儿子七十二了,最小的儿子也五十多了。没有一个说有能力养老人的。这个说年纪大了,确实老了,他自己都在靠儿孙过活,哪里有能力赡养老人。那个说我高血压,高血脂,还有冠心病,再加上轻微的脑梗,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哪里还管的了老人。

最后就无果了。

这个小女儿哭的不能自抑,“我都想过,这要是实在不行,我买瓶安眠药,先喂我妈吃了,然后我在吃。要不然我不能放心老太太一个人……”

事情可憎吗?

可憎!该骂吗?

该骂!

编导这次用了心思了,台词都给林雨桐写好了,许多高级骂人的段子写了好几页。但是光骂解决不了问题的。

来这个节目,首先得是没法子了,才来的。那些个儿子,也不知道节目组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把人都接来了,但来了,咱先得想法子把老太太的日后生活给安顿了。这个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不是非得要通过激烈的方式沟通的。这里面但凡有一个能唤起良知来,说是我来管,这事就行了。过后再骂那些无良的,这也来得及。

不是一开始就非得放炮的。

林雨桐给每个人说话的机会,你就说你有什么难处。

老大也一肚子委屈,“养一个老娘,老娘还有低保,所实话,不吃我的,不喝我的。她自己还有四十平的房子住,伺候到死了,还白落一套小房子。就只从钱上来说,我不吃亏,那我为啥不养呢。”说着,他就指了指老二老三,“我们三个是一个爸爸的,我爸死的早,我七岁大的时候,我爸就没了。当时老二六岁,老三四岁,我妈扔下我们就没管。嫁给了当时我们家的邻居。按说离的近些,能方便照看我们。结果呢,我记得特别清楚,她端着碗在院子里吃饭呢,老三饿的嗷嗷叫的,我带着老三过去,她把门关了,把我们关在门外。我是背着老三,牵着老二,要饭长大的。对外,我不愿意说起这些事,但是吧,非闹的记者上门了,周围的人还以为我们家咋了呢?我家儿孙还要做人的,对不?所以我来了,来了就是为了跟大家说清楚,骂我狼心狗肺也好,骂我啥也好,我都受了。”

林雨桐连忙摆手,“大爷,我得跟您道歉。是我们的前期工作没有做好,给您的生活带来不便了,更是打搅您的家人了。您说的这一点,我觉得您的理由成立。包括二大爷和三大爷,您们都有不赡养的合理理由。”

虽然法律上暂时还不认可这种说法。

编导在后面狠狠的摔了本子,这是很容易惹上官司的。你这种言论,是在跟法律叫板吗?

这老二就道,“自从我大哥退休,我每个月给我大哥五十块的零花钱。多的我没有,但我记得我大哥带着我讨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