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4页)

冯大夫:“人都已经走了,你还提这个做什么?”

县太爷:“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不要拿老百姓试药,不然……”

“不然如何?”冯大夫反问,“大人准备和我一拍两散吗?”他还有一句话要问,县太爷你敢吗?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但是,县太爷何尝不知道他的意思?

正当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巨大的动静,捕头急冲冲的到了门口:“大人……大人不好了。”

县太爷在房间里吆喝:“什么不好?怎么回事?”在冯大夫身上没洒出的火气,朝着捕头去了。

捕头道:“有人自称是武德将军,奉旨来捉拿您,已经把县衙给包围了。”

县太爷一愣,虽然大声道:“放肆,什么武德将军,好大的胆子,本官都没有听到朝廷的风声,谁敢假传圣旨?”说着,他大步走出房间外,“那个什么狗屁将军呢?”在外人面前,他是清官县太爷,只有在自己人面前,他才露出这样的“真性情”。

捕头:“在……在县衙门口。”

而此时的县衙门口,秦放身着武德将军官服,威武的站在那里。他本就身的高大,面色刚毅冷峻,再加上多年边关生涯,让他的肤色比寻常人黑了不少。所以不语不笑的他,就像一尊武神般。他虽则为官不久,官威不大,然通过这次的剿匪,气焰也长了,官威逐渐有了。在县城里的老百姓面前,很能装样子。再说,他手持圣旨,心里有种一成奖励兜底,正是意气焕发的时候呢。

故而在别人看来,这是大将军啊。

“这是怎么回事啊?”

“不知道啊。”

“这是大将军吧,将军都是穿这样的衣服的。”

“他们为什么把县衙为了起来?”

“就是啊,他们好大的胆子。”

“会不会是县太爷凡事了?”

“闭嘴,别瞎说,当心惹祸上身。”

“可不就是嘛,看看便罢了,有些话可不要乱说。”

“你们轻一点,当心祸从口出。”

在老百姓的议论间,秦放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安静一下,你们的县太爷官匪勾结,本将军奉朝廷的命令前来捉拿他,钦差大臣不日就到。”

“什么?县太爷和盗匪勾结?”

“这不可能吧?”

有大胆的人好奇的问了:“这位大将军,您说的是五里坡的盗匪吗?”

“你不要命了,敢提起五里坡的盗匪?”

“我就提了,他们还能当着大将军的面杀了我不成。”

“那群天杀的五里坡的倒霉,早该把他们抓了。”

“就是早把他们抓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被霍霍了。”

秦放道:“不错,就是县城外五里坡的盗匪。”

得到秦放的承认,老百姓又议论了起来。“我就说嘛,每次县太爷都说没有证据不能抓人,原来是官匪勾结,县太爷定然得了好处。”

“我呸,这样的人凭什么当县太爷,就该把他抓起来。”

人群中,有一妇人悄悄的离开了,她拼命的往家里跑,在县城里左拐右拐之后,来到一处破旧的茅屋前:“娘……娘……老天开眼了,老天终于开眼了。”

那破旧的茅屋里出来一个瞎眼的老太太,身边一个小姑娘扶着她。老太太用沙哑的声音问:“这是怎么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紧张和关切,这沙哑的声音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生生哭瞎的。

妇人道:“娘,方才县城来了一批官兵,不是县衙的衙役,而是军队里的官兵,为首的是个大将军。大将军带着官兵把县衙围住了,大将军还说,县太爷勾结五里坡的盗匪,官匪勾结,他奉朝廷的命令前来抓人。他还说,叫大家不用担心,不日钦差大臣就会来了。娘,咱们现在就去找那位将军,求他为我们伸冤。”

老太太犹豫:“但是……但是大将军会为我们伸冤吗?”

妇人道:“难道我们要让相公死不瞑目吗?而且钦差大臣就要来了,如果那畜生在钦差大臣来之前杀人灭口,我们怎么办?或者说,那畜生在钦差大臣来之前逃跑了,不是一辈子都抓不到他,不能为相公报仇了吗?”

老太太一听,马上道:“你说的对,我们这就去找大将军,求他为我们伸冤。”

夫人接着道:“娘,我自己去,您和菊儿不去,你们躲在这里。如果大将军没为我伸冤,反而勾结那畜生,那你们就别管我了,跑出这里。”

被唤做菊儿的小姑娘忍着眼泪点头:“娘,我知道的,您放心。”

老太太却道:“我去,我去找大将军伸冤,你和菊儿藏起来。儿媳妇啊,我年纪大了,活不了多久了,如果我跟着菊儿,反而会连累她的。但是你不同,你还年轻,有你照顾菊儿,我才放心。”

妇人也知道这个理,但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