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4页)

文臣和武将勾结,就算不设计皇子,这不是历代皇上想看到的。杜科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为自己解释。不过,他也知道皇上不会怀疑,毕竟秦放是什么出身?草根出身,没有后门、没有靠山,这个月才升职的。这样清白的身份,谁也怀疑不到他身上去。更何况睿智如皇上?

可是皇上不怀疑是一回事,他身为臣子态度还是要摆出来的。

皇上笑了笑:“这秦放倒是有意思,剿匪便也罢了,既然还想取三成的钱财作为军饷,拿来建云襄县军营,这做法像永和侯啊。”

杜科赔笑,没有回答。

皇上又道:“不过这样也好,如果人人都像秦放这样自觉,需要钱财自己去想办法,朕又何必为国库的银子愁心?你瞧瞧那些建水坝要银子的,闹水灾要银子的,怎不学秦放去剿匪生财呢?”

杜科继续赔笑,这话让他怎么回答?说他们怕死不敢剿匪?“那皇上是许了他三成的款?”

皇上道:“就给他四成吧,多出来的一成是朕奖励他的赏银。”也是说,归秦放私有了。

不过,皇上又不亏。这钱是秦放剿匪所得,原本的七成打算留作给环水县的百姓,现在他所得一成,说起来,也就是说百姓那边只能得六成了。

不过,既然是皇上奖励他的,秦放自然拿的下手。

三天后

“将军……将军,我回来了。”陶山一到盗匪窝,就急冲冲的往里面跑。雨已经停了,天气转好了。那些健康的人依然住在大队扎营处,而生病的人则被转移到了盗匪窝。

昆狮等人听到陶山的声音,纷纷出来了。

秦放这几天倒是空闲着,等着陶山回来。一来一回六天,他等的也心急。主要是就怕县太爷那边突然过来。但是有些意外,都几天了,县太爷那边竟然也没派人来。也许盗匪和县太爷除了分赃之外,平时很少联系吧。

秦放终于等到陶山回来了,看着风尘仆仆的陶山,他道:“辛苦了,信可是送到杜科杜大人手中了?”

陶山憨厚的笑了笑:“不辛苦,信已经送到杜大人手中了,属下带回了杜大人的书信和皇上的圣旨。”

秦放听闻,马上跪下接旨。陶山恭敬的请出圣旨,交到了秦放的手中。

秦放接了圣旨便对陶山道:“你先去好好休息。”

陶山:“是。”

回到屋子里,秦放先看了杜科的信。杜科信中写道,他不日就来环水县,因他钦差出行没有陶山快,所以让陶山先带着自己的书信和圣旨过来。同时,也让秦放接到圣旨之后,先把县太爷扣押了,之后的事情等他来了再说。还有,信中提到,皇上许了三成的赃款作为他的军饷,又奖励了一成的赃款作为他的回报。

秦放看了这份信,很是高兴。盗匪的银子已经清点出来了,一共有五万的白银,余下的一些珠宝什么的且不算,如果奖励他一成的话,最起码得有五千两白银。

秦放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飞,原来……剿匪才是生钱最快的法子啊。

屋子的门突然打开了,秦放拿着圣旨出来:“来人。”

士兵:“将军?”

秦放:“赶紧清点人数,所有人随本将军去县城捉拿县太爷。”

士兵:“是。”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士兵在五里坡集合,启国的两百士兵,蛮子的三百士兵,一共五百士兵全都在这里了。

秦放站在最前面,手拿圣旨道:“皇上有旨,命我等拿下环水县县令,大家准备出发。”

“是。”整齐的声音非常洪亮。这几天有了三成银子的军饷,士兵们吃了好几顿肉了,所以这会儿精神着呢。

环水县县城

县太爷之所以注意五里坡盗匪窝的事情,一则是他们平时很少联系,只有分赃款的时候才联系,因为联系的多了,被人发现端倪就不好了。二则是他最近也忙,冯家医馆的事情让他烦躁的很。发生了命案没办法草草了之,更何况大家都看到了。

县衙内

县太爷怒气冲冲的瞪着坐在一边的冯大夫:“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拿百姓试药,不要拿百姓试药,你怎么就不听呢?现在可好了,已经死了三个人了,万一那些人的家属不安分怎么办?”

冯大夫不在意的一笑:“当初大人拿钱的时候,那爽快的样子,我以为大人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不在意我拿老百姓试药的。”

县太爷:“你……可是现在闹出人命了。”

冯大夫不以为然:“那些贱人的命本来就贱,何况我选的都是家里极其贫寒的人,给他们一点银子补偿,他们就不会在乎这些人命。”

县太爷呸了一声:“你怎么不说说前几天你差点把有身份的人牵扯进来?如果不是捕头让对方直接离开了,这件事把无关的人牵扯进去,可能就不能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