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2/7页)

陈老太凶名在外,三娘也是修为高深。这二人若是为了韩珠文清理门户,杀光几千几万兵卒是不可能,可是,半夜溜进那群为名利背弃韩珠文、转而投靠世家、朝廷的将领的寝室,把他们的脑袋割下来,咽喉切开……那也是不费什么力气。

面对幼帝的招揽,许多韩家麾下将领的态度都是,我很想跳槽,就怕被暗杀。若是朝廷能解决这个问题……嗯,给韩家卖命,何如给朝廷效命?当人私兵哪有吃皇粮有保障?

各方面势力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伏府。

只要幼帝说服了大先生,大先生命令陈老太和三娘不再跟着韩珠文,京城马上变天。

这是朝廷中兴、稚龙脱困的绝好机会。幼帝非常非常想要挖韩家的墙角,可他也极其害怕与谢青鹤谈崩,前后旁敲侧击问了几回,谢青鹤都不肯搭茬。

一直藏在幕后的邓太后都忍不住密会谢青鹤,对他痛陈利害,甚至许诺他日册封异姓王。

谢青鹤反问道:“华安逆贼未曾剿灭,韩珲尸骨还在鹃城,太后与皇帝想要分裂韩氏、使其溃败成零的心情,倒是与华安逆贼几无差别。”

在邓太后和幼帝心目中,韩家当然就是逆贼,恨不能除之后快。可是,这事儿能想不能说。

被谢青鹤拒绝之后,邓太后不得已偃旗息鼓。

幼帝却始终不肯甘心。这么大好的机会,错过一次,绝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不管出面收摄韩家兵权的是谁,只要韩家再出一位家主,拿稳韩家的兵权,那就是韩琳再世。

这让幼帝如何能忍?

幼帝困在宫中,躺在龙床上,也是睁着眼睛睡不着。

明日本该是谢青鹤来授课的日子,因有大朝会,所有功课都取消了,谢青鹤也不会进宫。

幼帝静静地看着雕梁画栋的穹顶。给苏子当了小半年学生,幼帝也已经逐渐了解到详情。苏子与韩家没什么深厚交情,只因小菩萨与韩琳走得亲近,苏子才勉强与韩家有点香火情。要说苏子是为了韩家的未来才扶持韩珠文,幼帝不信。

苏子扶持韩家,无非是在韩家有利可图。

小菩萨在韩家地位尊崇,维持好韩家的利益,就是守护小菩萨的利益,也就是苏子自己的利益。

那么,苏子在朝廷——幼帝想了想,把自己和朝廷划为一体——毫无利益可言。

因为,朝廷,也就是朕,除了名义上的尊贵之外,什么都没有。没有兵马,没有税收。也就是没有权力,也没有金钱。苏子在朕这里谋不到好处,他为什么要舍弃小菩萨和韩家,来维护朕呢?

除非,让苏子在朕这里也能获得利益。更高更大更直接,不必通过小菩萨辗转获取。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幼帝就如醍醐灌顶,思路彻底清晰了起来。

他躺在龙床上,兴奋地握住拳头。简直为自己的“神妙计划”拍案叫绝!

次日。

大朝会。

朝臣参拜三呼万岁,殿前令正要开始正常流程。

幼帝突然开口,提议册封苏时景为丞相,请诸位臣工共议。

正常朝议流程彻底废了,幼帝带来的这道炸雷,把金殿中的所有人都弄懵逼了。

没有人知道,这是幼帝的主意?还是大先生的主意?

这玩意儿怎么议?

谢青鹤与伏传手里没有兵权,可他俩存在带来的压力比十万重兵还恐怖。当初韩珲有七万兵马,就敢逼宫请旨,叫皇帝封他当丞相,就大先生目前的能量,他要真出面揽权,谁也不敢正面反对。

幼帝玩的这一手,叫狐假虎威。

一旦让谢青鹤出面当了丞相,诏令皆以谢青鹤的名义发出,韩家和河阳党人都会变得很被动。

只要谢青鹤受封丞相,当了朝廷官员,韩家麾下那些愿意接受幼帝好意,打算改弦更张的将领,就不会再受到陈老太和三娘的致命威胁——咱们不给韩家效力,改入朝给大先生效力不好么?

简直兵不血刃。

问题在于,这真的是大先生的主意么?大先生要出面揽权么?

朝堂上慷慨陈词坚决反对的情况没有出现,朝中在列的不是河阳党人就是韩家阵营的官员,谁都不肯在这事上引火烧身。但是,不明真相就附和幼帝的提议,明显也不符合自家利益。

所以,事情讨论到最后,就变成——

大先生当丞相我们没有意见,但是事情这么大,是不是请大先生上朝来听听他的想法?

毕竟当丞相还是很劳累的。大先生这么超凡脱俗、仙风道骨,当丞相真的不符合他的气质。万一他老人家懒得干这份工呢?

幼帝很想强行促成这道旨意。

可是,中书令不搭理他,连拟写诏令的翰林都不理他。

闹到最后,朝廷共议,派人去伏府请谢青鹤上朝,当面问他要不要当丞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