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慈善基金会(第4/4页)

这段时日,因为西北战事,兵部和户部成了皇上跟前的宠儿,每日皇上都要召见他们,连工部也因为能做出新的工具而深得圣心,他们再不做点什么,皇上都要忘记朝堂上还有礼部的人了。

而且皇上忽视太后至此,本就与礼法不合,不过是没人敢说而已。

赵璋并非不关心自己的母亲,只是两人矛盾很深,不是一年半载能消除的,他送去行宫的东西都被母后退回来了,这大半年,两人几乎零交流。

“不用说了,今年是母后的整寿,无论如何也是要大办的,礼部这就开始筹备,太后大寿当日,宴请全臣,凡四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家眷入宫赴宴,当日罢朝一日,同时大赦天下,三年以下牢狱者可释放出狱,五年以下减免牢狱两年,寿宴当日,允许百姓在宫门外给太后贺寿。”

赵璋多看了楚荣威一眼,看来过几年,礼部也可以换人了,楚荣威的私心越来越重,甚至因为他要册立赵庭为太子的事情一直小动作不断。

这个话题暂时没什么好说的了,楚荣威又上奏说:“皇上,臣还要弹劾文渊阁大学士吴海清借西北战事之名,收受贿赂,向百姓开口要钱,此举不仅抹黑了朝廷的声誉,还会令捐钱者以为朝廷不作为,往远了看,也会令百姓对西北战事失去信心。”

吴海清自从开始做报纸后就不怎么上朝了,在他看来上朝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几篇稿,因此也没机会当面反驳楚尚书。

不过兵部尚书站出来说:“我觉得此举甚好,经过这几期的报纸,百姓们已经知道了战事与他们息息相关,将士们在战场上拼杀,他们在后方祈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这场战争变成全民都惦记的大事,如此一来,西北几十万将士才能越发拼命,如今已经将敌军击退数十里,胜利在望。”

“既然胜利在望,那就更无需劳民伤财了,免得被百姓误会朝廷借此敛财。”

“楚荣威,你!……你是不是故意要与我兵部作对?”

“岂敢?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两人吵了起来,其他官员麻木地听着,并不打算帮谁。

等两人吵累了,赵璋才开口:“两位尚书大人藐视朝堂,各罚俸半年,杜富成,宣旨!”

杜总管站出来,将圣旨摊开,声音高亢地读:“得知百姓为西北筹集棉衣与军粮,自愿捐款,朕深感欣慰,今在户部下新成立一个慈善衙门,专门负责善款的收与支,由沈嘉兼顾此事,一应明细每月审查一次,务必将善款用于利国利民之事,令,加封沈郎中为太子少傅……钦此!”

沈嘉事先猜到这件事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不知道赵璋会给他加封少傅官衔,虽然是虚衔,但是品级不低,也算是升官了。

众大臣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从未听说捐款还要成立个专门的衙门的,难道以后还时不时要募捐?

他们作为朝廷官员自然也出钱了的,不管多少也是心意,但如果次次都要他们破费,他们可不乐意。

不过目前战事未了,这话肯定不好说出口,既然皇上要让沈嘉身兼数职,他们也没什么好反对的,能者多劳嘛。

不过周尚书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几位老大人见状内心暗笑,周擎指不定心里多难受呢。

“臣谢主荣恩,定不负众望,将善款用于刀刃上,也欢迎各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