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6/8页)

吕攸小心翼翼提醒:“殿下?”

楼喻陡然回神,轻咳一声:“吕司工说的我已经知道了,既然都已建好,以后造船以及船舶修缮保养都可在干船坞中进行,省了诸多劳力和工夫。”

“殿下大才,竟想出这么一个法子。”吕攸由衷赞道。

楼喻有些不好意思,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厉害的是那些真正的发明者。

“既已建成,就组织船队出海运货罢,造船厂也要多招工匠,多造大船。”

“是。”

楼喻一声令下,庆州工业区开始忙碌起来。

运货至沧州的车队络绎不绝。

沧州港口盛况空前,一艘又一艘的大船从港口起航,它们装载着满满的货物,驶向遥远的南方。

精美的玻璃品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在南方一时掀起“玻璃热潮”。

庆州玉纸、庆州便宜的布匹也在南方卖得火热。

船队用这些货物换取大量稻米,又北上返回沧州港口,开始下一轮装货和远航。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为庆州和沧州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

楼喻的第一次青霉素实验没有成功,但注射器做出来了!

虽然成品比不上现代,制造工艺耗时长,还不好保养储存,但总比没有好。

他重赏了工匠们。

相信凭借他们的智慧,以后的工艺会越来越纯熟。

工匠组欢天喜地,医疗小组却也没觉得气馁。

风毒之症历经千年尚未寻到诊治之法,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研制出良药呢?

至少现在有一条很好的思路嘛。

陈川柏研究数十载,他有种直觉,如果一直按照世子殿下的思路研究下去,说不定他们真能找到救治的良药!

楼喻交待他们:“世上霉菌有许多种,你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菌种,找到产出最多、效果最好的。至于病菌,也可以试验不同创伤、坏疽的脓液。”

医疗组虚心接受建议。

他们医者仁心,在救治伤患的同时,每日都会抽空进入实验室研究。

楼喻一有空就会参与进去,尽量做到熟练操作实验。

有一技能傍身,总归不是坏事。

时间转而入夏,庆州和沧州两地的农田皆郁郁葱葱,庄稼的长势极为喜人。

两州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楼喻本身就苦夏,再加上烦心事多,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自上次霍延替他按矫后,他就没再让霍延继续。

许是那一次效果显著,楼喻晚上的睡眠都好上许多。

可今晚又睡不着了。

月上中天,万籁俱寂。

楼喻索性起身,借着月光点上蜡烛,开始伏案练字。

练字可平心静气,摒除杂念。

他虽尽可能轻手轻脚,却还是惊醒了睡在外间的冯二笔。

冯二笔穿着亵衣进来,见楼喻这般,皱眉心疼道:“殿下,又睡不着了?”

楼喻笑了笑,“就是想太多。”

想太多,脑子就会兴奋,脑子一兴奋,就容易失眠。

冯二笔眼眶微红:“殿下这样多伤身啊。”

楼喻叹气,他也没办法。

在现代,他睡眠质量可好了。

冯二笔建议:“不如奴给殿下按矫助眠?”

“不必了,你去睡吧。”

楼喻现在一点睡意都没有,按再多也睡不着。

“奴不睡了,奴陪着殿下。”

冯二笔索性坐在书案旁替他磨墨。

楼喻便随他去。

他练完一张字,又抽出一张纸。

“殿下,奴看之前有霍统领在,您睡得很踏实,不如明天再让他替您按一次吧?”

冯二笔因为楼喻的睡眠,差点愁白了头。

楼喻笔尖一顿,沉默地写下一个字,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

他和霍延,好像有挺久没见过了。

军营制度日臻完善,许多事情不需要楼喻亲自过问,一般没有特别重要的事,都由营中将领自行处理。

霍延也很久没有主动来东院了。

冯二笔将他的沉默自动解读为“默认”,第二天一早,伺候完楼喻,就跑去找霍延。

霍延一身军服,萧萧肃肃。

“冯大人?”

冯二笔站在营房中,沉叹一声,满目担忧:“霍统领可曾听过‘慧极必伤’?”

霍延眉心一紧:“殿下他……”

慧极必伤是什么意思,他很清楚。

冯二笔说的是谁,他同样很清楚。

“霍统领,殿下昨夜一宿未睡,不停地练字静心,我瞧着实在难受。你之前不过按了片刻殿下就睡着了,要不然你今晚再去一次吧。”

霍延却等不到晚上,他骤然起身往营外走。

冯二笔连忙跟上他。

“殿下在何处?”

“去府衙了。”

霍延直接策马奔向府衙。

府衙内堂,楼喻正翻阅沧州那边呈报过来的公文,就听门外衙役来禀:“殿下,霍统领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