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坑班(第5/5页)
或者说,你知道“蓝湾双语小学”吗?
这是全城最牛的贵族式私立小学,每年只招一个班, 30人,想让娃进那儿难于上青天,学费贵还不是重点,小孩得有顶级聪明的脑袋,所以“蓝湾”集中了一批才思敏捷的少年(每年“小升初”,“蓝湾”30人会被翰林、桃李等民办名校瞬间抢尽)。
那么,南丽、夏君山是从哪儿把他们搞到家里来的?
原来,夏君山是受“跟米桃一起做作业”这事启发,联想到了牛校“蓝湾”里的那些小孩。
他想,如果能从“蓝湾”请几个娃过来,陪欢欢、超超一起学习,那么效果会怎样?
很显然,这是在米桃的励志熏陶之外,得到另一种激活。
这绝对异想天开。
但,后来还真被夏君山搞定了。
因为他教过的一名研究生裘安,在“蓝湾双语小学”执教。
他向裘安求助,说,能不能给找几个尖子生星期六来我家做作业,带动带动我家闺女,我免费教他们英文诗歌和口语。
裘安在电话那头笑道,这没问题,小事一桩,你大教授的课,还免费,还帮人管小孩,还督促他们做作业,家长是求之不得的,要来抢名额的,如果放开来的话,我估计你家都不够大,好吧,我先让小孩和家长自愿报名,再选6个顶尖牛娃,来你家做作业、听英文诗。
所以现在星期六上午,夏君山家也如同开了辅导班。
6个“蓝湾”牛娃,1个“寒门学子”米桃,再加上夏家的欢欢、超超,一片学习的氛围,一片良苦的用心。
学学学,帮扶带。
南丽在厨房间给这些小孩做点心。
她夸老公夏君山,这事你做得是真靠谱,有智慧。
夏君山有一天跟欢欢开玩笑,咱这“小小班”如果起个名,是不是可以叫“夏家坑班”?
坑班?欢欢“咯咯咯”笑,说,也叫“坑班”?都掉坑里了,确实够坑。
“夏家坑班”,姑且这么称呼它吧。
它的名声居然迅速扩展,闻讯来问“你们还收不收小孩”的人络绎不绝。
当然,他们都是周围的一些熟人和朋友。夏君山的高中同学吴玉,甚至带着小孩闯进门来了,她说,帮帮忙,老同学。
夏君山看了一眼那孩子,说,不行,太小了,才幼儿园呢,我们这儿是小学生。
南丽在又一次去“雪孩子数学课”接欢欢的时候,对张雪儿老师说,米桃这孩子来了之后,还真有点不一样,这小孩懂事,有股子劲儿,连我家老公这么迟钝的人都被感染到了,这就是正能量,能激活人。
张雪儿老师笑了,说,有用就好,这相当于建构心理刺激模式,有时是得换换小孩学习的小环境,增加新鲜度,树立新对标。
她告诉南丽,面对一群冲刺的小孩,教着教着就知道了,为什么“新东方”那些教外语的老师会那么善于励志演讲,因为小孩需要,因为被关着学得太辛苦了,所以需要,像吸氧一样。
张雪儿老师又轻叹了一口气,笑道,其实,我们教小孩的人也一样,有时候也就冲着那些乖的、要的小孩,才坚持着,要不一天天这样冲也做不下去。
南丽注意到张雪儿老师气色不太好,心想,自己出来办班到底是辛苦的,就是我们那个“夏家坑班”星期六一个上午陪那些小孩下来,也手忙脚乱、累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