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得侬(第5/6页)

她低下头,表现得很有些少女羞答答的风致。慕容珩到现在才松了口气,这一路上他都在忐忑,尤其是她一直不说话,他随时准备着她会反悔。现在好了,见过了母亲,她也没有显得为难或不情愿,这就说明事情成了一大半,已经板上钉钉了。

他的笑容关也关不住,直从眼角眉梢倾泻出来。皇后看了颇为感慨,“我看见你们和美,心里也安慰了。石兰多久没这么高兴了?如今有了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主妇,日后便顺风顺水地过下去。要待弥生好,她是九郎调理出来的女夫子,定然处处能够帮衬夫主。”

慕容珩有妻万事足,如今说什么都能入耳,拱着两手不住长揖,“母亲放心,我自然拿命来爱护她。”

弥生面红耳热,年轻的女孩子听见别人这样当众表白没有不害羞的。皇后见她忸怩,刚开始的忧心忡忡消弭了大半,拉她到得身侧来,一遍遍抚着她的手道:“好孩子,前阵子的磨难你都知道,我也没什么可瞒你的。王氏的死是她自作孽,好日子不过,偏要整出那起子事来。你不同,你是知书识礼的人。上回你跟你夫子进宫,我一眼看见就喜欢,天天念着你。现在好了,你算是一只脚踏进了我慕容氏的大门。你和佛生是姊妹又是妯娌,也不显得孤寂。还有二郎,我生了四儿一女,这么多孩子没有一个及他善性。他在外建了府单过,我又不好干预太多,他那时落在王氏手里,捏得和个面人似的,现在你来了,我把他交给你,总算放下心来。只盼你们大婚后夫妻敦睦,我夜里也能睡得踏实了。”

皇后絮絮说了一堆,可是论调很奇特。一向只听说岳丈把女儿托付给郎子,从没听过婆婆把儿子交付给媳妇的。大约也是对二王伤透了脑筋,这才倒过来有这么个说法。

二王更关心太卜令算卦的结果,不好意思明着问,旁敲侧击着,“母亲先头求什么?是求国运还是民生?”

皇后唔了声,“你和九郎的婚期都要排一排,我也好心里有数。”语毕煦煦一笑道:“我的意思是越快越好,两个月里都办妥,我就高枕无忧没什么可挂心的了。眼下气候适宜,再往后立了夏,新妇子坐帐挨热太辛苦。若是拖下来,只怕要入秋才好操办。”她瞧着弥生的脸色,“太卜令看了日子,说下月二十二上上大吉。我算了算,还有四十来天。横竖要什么都是现成的,只要你爷娘那里答应,时间就算紧些,照样办得又体面又风光。弥生,你的意思呢?”

弥生张不开嘴来,今天赐婚,下个月就完婚。新郎官又不是急着出兵打仗,这样匆忙委实有点坏规矩。可是怎么办呢,哪里轮得到她来反对!自然不好也好了。她努力地挤出笑容来,但是天晓得她多想哭。以后真的要和不爱的人共度一生,唯觉得前途茫茫不可估测。皇后在看着她,二王在等她答复,她垂着广袖使劲在大腿上掐了一把。即便心里怨恨夫子,她还是要为他着想。他有他的计划,自己虽然不了解,也不能坏了他的好事。就算爱情虚无缥缈,这些年来的师生情谊总还在。他既然让她做棋子,那就顺着他的意思办吧!恪尽职守,也算报答他三年来的恩情了。

她福下身子去,“一切但凭殿下做主。”

慕容珩心境宽舒,调过视线望着他母亲笑,“那我回去就吩咐人置办起来。”

“大婚要的礼器排场不用你操持,着人换了府里布局是正经。王氏的园子派给下人住,上房西边的门封起来,这样便百无禁忌了。”皇后生怕弥生忌讳,好言相劝着:“王氏是在外头殁的,和府里不相干。王府人气足,你只管放心大胆。”

弥生嘴里道是,心底还是有些恐惧。给人家做续弦总是这样的,嫡妻不是休了就是死了。休了倒还好,死了的才可怕。常听说有人家闹鬼,嫡妻阴魂不散搅得家宅不宁。何况王氏是被勒杀,她想起来就汗毛直竖,只是不好表现出来,唯有低头隐忍。

慕容珩估摸着自己的婚事尘埃落定了,有闲工夫替兄弟操心起来,向他母亲打听九郎的消息,“和琅琊王氏的婚帖什么时候下?今天的卦象又怎么说?”

皇后若有似无瞟了弥生一眼,“就这两天了,回头就让黄门拟旨。你是兄长,长幼有序,定要先办你们的事才好。他们的婚期定在六月初六,隔开一阵子,我也好腾得过手脚来。”

弥生心里咯噔了下,恍惚觉得一大盆冰水兜头浇下来,人惘惘的,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仿佛抽光了丝的茧子,只剩下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干硬的尸身。夫子要娶王家女郎了,和她的婚期一前一后不过错开十几天,往后便物是人非事事休。如果没有牵搭倒好了,可惜免不了还有见面的时候,届时怎么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