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6/12页)
顾耀东收着行李,偷偷看了眼母亲:“妈,沈小姐回来了吗?”
“没有啊。”
顾悦西凑过来,在行李包里翻着:“别一回来就打听沈小姐。我的礼物呢?”
“什么礼物?”
“你都知道给多多买桂花糕,去莫干山不要给姐姐带礼物的呀?”
顾耀东赶紧从多多手里拿了一块桂花糕过来:“正好在弄堂口碰见有人卖桂花糕,就买了一袋。你也要吃么?”
顾悦西气得直叫唤:“我是你姐,当我小屁孩呢!又不是不知道我没去过莫干山,随便给我带个什么都好!”
“上海什么都有啊。”顾耀东一脸茫然,像他这样的人很难理解,同样的东西从千里迢迢之外带回来和在家门口买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能一样吗?”顾悦西背对着门继续叫唤,顾耀东忽然瞥见沈青禾拎着行李从门口进来了,“真是木头,怪不得人家沈小姐看不上你……”
“啪”的一下,顾耀东把桂花糕糊在了她嘴上,沈青禾红着脸只能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她笑着说:“几天不见了,顾警官。”
顾耀东也笑着说:“是啊几天不见。”
不过一天没见,他望着沈青禾,觉得仿佛已经隔了很长很长的日子。
而沈青禾望着他,只觉得莫名地熟悉,仿佛他们之间认识,也已经有了很长很长的日子。
顾家好多天没这么热闹了。顾邦才难得主厨,一边嚷嚷着“够了够了”,一边又加了两个菜,耀东母亲煮饭时也没往大米里掺红薯。到了开饭的时候,桌上满满摆了六盘菜,一锅雪白晶莹的大米饭,简直就像过节。再没有比一家人吃团圆饭更开心的事情了。
沈青禾带了一堆礼物回来,正在挨个分发。
“平时看顾先生爱喝龙井,这回除了龙井我还带了些莫干山当地的黄芽,您尝尝。”
顾邦才笑呵呵接过茶叶盒子:“沈小姐有心啦。”
“这是湖州城里买的折扇,一家老字号的,竹子用料蛮好,图案也精致。我看着不错,给顾太太买了两把。”
耀东母亲:“一把就够了,还买两把。”
沈青禾笑着:“万一麻将桌上哪个太太看上了,也好顺手送人家一把呀。”
耀东母亲满心欢喜地把弄着扇子:“哎呀,看看,画的还是我喜欢的洋水仙。”
“我看家里养了两盆,就猜您应该是喜欢。”
“你这囡囡,办事情也太周到了。”
沈青禾给了顾悦西一个牛皮纸包:“这是给多多的鞋子。”然后又给了她一个铁盒:“上回听你说身子没力气。这趟去湖州,正好遇见义乌有商人拉了一批红糖来卖,还是最好的‘义乌青’,我就给你带了些。”
顾悦西:“哎呀,这可是补身子的好东西!鞋子也太及时啦,小孩费鞋子,这下今年都够穿了!谢谢了呀!”说完,她转头就拿着两样礼物在顾耀东面前晃:“看看,人家沈小姐出门做生意,给我们每个人都带了礼物,你倒好,连根草都没带回来!”
顾耀东傻笑着不说话。
耀东母亲:“这趟一个人跑湖州做生意,怪辛苦吧?”
沈青禾:“累是累点,不过现在这世道,要想赚点钱哪有不辛苦的。”
顾悦西:“人都瘦了。不像顾耀东,一趟莫干山回来精神抖擞,哪像去执行任务的呀!我看你顶多也就是跟着丁小姐去游山玩水,吃吃喝喝。”
耀东母亲偷偷给了她一下:“说弟弟,你回娘家也不见带颗米回来!”
顾悦西扒了一口白米饭,嚷嚷着:“大米都六千多块一斤啦!妈,我走的时候给我装二两米带走啊!”
耀东母亲一听就犯愁:“二两?哎哟顾邦才,你这个女儿愁死我了,都要三十岁的人了,还是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她还以为二两米能吃多久呢!一会儿给她装两斤带走吧!”
“还是娘家好。”说话间顾悦西已经吃掉了一碗白米饭,笑嘻嘻地添了第二碗。
多多拿筷子敲着碗:“外公我要吃肉!吃肉!”
顾邦才一脸得意地起身去了灶披间:“端肉端肉!今晚外公掌勺,尝尝外公的红烧肉!”
顾耀东端着饭碗,看着大家叽叽喳喳,一脸傻笑。离开短短几日,他觉得福安弄熟悉琐碎的生活恍如隔世,也更觉得弥足珍贵。
顾悦西:“你傻笑什么?”
顾耀东:“几天没回来,听见你们说话特别亲切。”
顾悦西嫌弃地看他:“怪里怪气,肉麻死了。”
顾邦才从灶披间探了半个身子出来:“话说莫干山就在湖州,离得那么近,你和沈小姐没遇见?”
顾耀东和沈青禾看着对方,猛然之间,两人同时想起了那晚仓库里的一幕。
顾耀东匆匆起身去灶披间:“爸——!我来帮你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