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惩恶人请立太子(第6/6页)

二皇子对着大皇子笑了笑,“多谢大哥关心,都是太医们照顾的好。”

大皇子听到这话后心里直打鼓,他买通了太医,但老二仍旧好好的站在这里。大皇子原意不是让太医把二皇子弄死,而是让他的咳嗽好不了。一个皇子,整天咳嗽,怎么能做太子,有失体统。

可那太医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口口声声说换了二皇子的药,二皇子却一天比一天好。

大皇子当然不知道了,是他亲娘孙皇后及时替他挽回了过错。那太医岂敢不听皇后的,只能一直糊弄大皇子。

孙皇后让二皇子坐,“皇儿,我听说你媳妇这些日子每日贴身伺候你,真是个贤惠人。你以后对她好些,府里那些姬妾,万不可让她们乱了规矩。”

二皇子点头,“多谢母后教导,儿臣不会宠妾灭妻的。”

孙皇后叫了身边的嬷嬷来,让她从库房里挑了许多东西,赏赐给二皇子妃,二皇子又起身道谢。

孙皇后看向大皇子,“老大,你去陪你妹妹玩一会子,我和你弟弟说说话。”

等大皇子走了,孙皇后先叹了口气,“皇儿,你放心,静安居士那里的供奉,母后一样都不会差的。”

二皇子喉头哽咽了一下,“多谢母后,请母后转告静安居士,儿臣会好好的,希望她也好好的。”

孙皇后心里有些不忍,皇帝没发话,她也不敢私自让二皇子去见静安居士。

“皇儿,你明白你父皇的意思吗?”

二皇子看向皇后,“母后,儿臣明白。儿臣想知道,母后愿意吗?”

孙皇后也定定地看着他,半晌后道,“你我有缘,如今做了母子。既然你是我儿子了,我自然要替你筹谋。你大哥是个憨的,他以前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请你看在我的面子上,暂时不要和他计较,我会好生管教他的。”

二皇子点点头,“多谢母后,大哥的事情,儿臣既往不咎。但若是他以后还针对儿臣,请母后也疼一疼儿子。”

孙皇后也点头,“你放心,他若再敢胡作非为,我先请你父皇废了他的爵位。”

二皇子道,“好,儿臣谢过母后。”

孙皇后笑了,“你父皇果然眼光比我好,你是个有心胸的。母后希望,我们以后能好好做母子。你放心,你母妃那里,以后我有什么,她就有什么。”

母子两个说了一通剖心剖肺的话,孙皇后还赏赐了二皇子一个内侍,此人是孙家和她通信的中间人,有了此人,孙家人就知道,孙皇后是认下了二皇子。

二皇子进宫一趟,得到了孙皇后的支持,第二天,孙家人就上门送了许多补品,给二皇子补身子用。

二皇子和孙家好上了,大皇子如坠冰窟。

郑颂贤在家里休息几天后,准备去翰林院当差去了。

一大早,刘悦薇亲自替他穿上了六品官服,还给他行礼,“见过郑大人。”

郑颂贤咳嗽了一声,“免礼。”

旁边的丫头们都捂嘴笑了起来,刘悦薇自己也撑不住笑了。

郑颂贤拉着她的手,“娘子,以后我就要去天天当差了,不过当差总比读书清闲些。翰林院差事轻松,以后我每天晚上总算能回来早些了。”

夫妻两个坐在了餐桌旁边,刘悦薇给他盛了碗饭,“三哥第一天当差,吃饱些。”

等吃过了早饭,刘悦薇把他送到了二门口,郑颂贤自己去了翰林院。

郑颂贤到了翰林院后,先去拜见了翰林学士温大人。

温大人很和煦地和他说了几句话,打发他去看本朝史书,以后负责修史。

郑颂贤又开始了每日读书的生涯,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看的都是史书,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修史。

郑颂贤把本朝的史书看完了,又开始看历朝历代的史书。一般来说,凡是本朝修的史书,看起来都比较花团锦簇,各个皇帝都英明神武。若是后来的朝代写,更中肯一些,能把各个帝王的好坏都写的一清二楚,谁在位干了一些什么坏事,一样都不隐瞒。

看完之后,郑颂贤心里有了谱,开始加入到修史的队伍中去。

修了一阵子史书,温大人偶尔让他学着写写公文,看着翰林供奉们起草诏书。这些东西以前科举考试后都考过,但实际用起来,还是略微有些区别。

郑颂贤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修本朝的史书实在是没意思,感觉自己整日在溜须拍马一样。但他想到刘文谦说的话,官场上过于耿直也不好,还是耐着性子按照规矩把太上皇生前事迹一一捋顺了,好的事情夸一夸,不好的事情也能找到理由盖过去。

郑颂贤没想到,他参与起草的第一份诏书,就是封二皇子为太子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