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6章(第7/7页)

宋嘉言请宋荣参观了她的私塾,还只是刚刚开始,里面的孩子不多,年龄都在六到十岁之间。

房屋半新不旧,园子的景致自然无法与侍郎府相比,更不必提宋嘉言精美绝伦的别院了。不过,这房屋已经再次经过修缮,虽不够美观,却很实用。还有一排空出的房屋里已经摆置好桌椅,宋荣问:“要把这里建成私塾吗?”这年代,世族豪门子弟众多,多有族学。一些书香富庶人家,会专门请了先生给子弟启蒙。再有些小户人家,会去私塾念书。

宋嘉言笑道:“先看看再说,若是效果还不错,多招些孩子来念书也无妨。”

宋荣心下一悬:“怎么个招法?”

“可以让他们免费在这里念三年,不收银子,还包食宿。”

看宋嘉言侃侃而谈,宋荣就知道宋嘉言不是随便说说,这又买房子又请先生的,如今教舍都备好了,宋嘉言是有备而来。

宋荣道:“施恩于天下,并非幸事。”宋嘉言已是城中名人,宋荣希望宋嘉言低调,最好过几年让人渐渐忘掉她才好。结果,宋嘉言另有安排。

宋嘉言笑道:“不过是让这些孩童免费念书,还说不上施恩于天下。这处院子,顶多也就能容纳一两百个孩子,不可能再多了。爹爹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

宋荣望向宋嘉言,宋嘉言已经有全盘的打算与计划,只是她并没有坦诚地告诉自己。

宋荣问:“需要帮忙的地方,叫人跟我说一声。”

宋嘉言笑道:“只要爹爹在,就是我最大的倚仗。”宋荣一直是个好父亲,甚至,宋嘉言也能理解宋荣做出的抉择。宋荣不是只有她一个孩子,宋荣也要为宋嘉诺宋嘉语考虑。所以,尽管对小纪氏被软禁于庄子的处置不满,宋嘉言却不能说宋荣做错。

在宋荣面前,宋嘉言向来是贴心乖巧的女儿,但,这一次,宋嘉言不打算再按照宋荣的意愿来做出选择了。

宋荣目光柔和,感叹:“你长大了。”宋嘉言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当然,宋嘉言一直是个有主见的人。不过,这是不同的。宋嘉言似乎已经决定要做些什么事,并且打算自己来干,她不必宋荣出手相帮,她只需要宋荣坐视即可。

这种完全的独立性让宋荣由衷感叹,宋嘉言并没有成长到摒弃家族的程度,但,家族已经不是宋嘉言头顶上的天。宋嘉言的决断让宋荣有一种不太美妙的预感,他想干涉却又无从干涉,尽管知道宋嘉言一朝翻身必不会饶过小纪氏与宋嘉语,宋荣也不能因一个预计中的理由便对宋嘉言做些什么。

宋荣对小纪氏和宋嘉语留有一线,同时,他与宋嘉言有着更深厚的父女之情。这种感情甚至令宋荣不能坐视宋嘉言毁在方家,相对于一般的家族大家长,寒门出身的宋荣对亲情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可是,亦是这种执着令宋荣陷入两难的境地。

小纪氏与宋嘉语翅膀未硬已敢自作聪明,宋嘉言只是不提防才会被这母女二人算计。

打蛇不死的结果是什么?

蠢人发蠢招来挑衅一个极具智慧的人,宋嘉言跌了这样的跟头,她已经长足了教训。将来如何,是连宋荣都不愿意去思考的事。

宋荣心事重重,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宋嘉言的别院一起用过午饭,毕竟除去这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父女两个并非没有共同语言。何况,此二人皆长袖善舞,谈论一些有趣的琐事,让午餐进行得非常舒服。

午饭后,宋荣还看过了宋嘉言近些天练的字。宋嘉言自认字开始,便每天有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习字,时间并不长,但,宋嘉言一练多年,从未中止,其间毅力,连宋荣都极为赞赏。

宋荣笑道:“再过个几十年,说不定咱们宋家会出个书法大家。”宋荣天分一流,不过,他对于这些并没有兴趣。可是,任何一个父亲都不会拒绝有一个或几个出众的儿女。

宋嘉言笑道:“我倒是不介意青史留名,不过,书法家还是算了,我在这上面又没有天分。”

宋荣曲指敲宋嘉言额角一记,哈哈大笑道:“好大的口气。”男人青史留名都是九死一生的事,何况女人?

宋嘉言揉揉额角,也笑了。

宋荣将宋嘉言练习的宣纸放整齐,用一枚青玉镇纸压好,招呼宋嘉言一并坐下,方道:“私塾的规模,不要太大,像你说的,再多也不要超过两百人。既然要做,就要稳妥,尤其方家那里,不要给他们寻事的机会。”

宋嘉言点头,宋荣温声道:“好了,天色不早,我这就回了。”

宋嘉言跟着起身:“我送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