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思绪(第2/2页)

打定主意要给燕宁越仔细挑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燕岚又岂会看不出她的心思,只能暗暗摇头,傅老先生不过是在养望而已,先帝时担心污了傅丞相名声而不肯出仕,傅丞相逝去后又守孝三年,士林勋贵哪个敢不敬佩傅老先生?若是这下不计前嫌收了燕宁康,名望怕是要直达天听了,朝堂上虽然没有空位,但太子三师三少都还空着呢,以傅老先生的名望,被任太师太傅都极有可能。若是有机会和太子做同门的师兄弟,哪里还需要咏月的提携,反而是咏月沾了光……罢了罢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他也不再说什么,总归临原郡主是宗室,是有自己的门路的。塞进宗正府和宗室们一起读书说不定也是个好出路。

燕赵歌自然不知道父亲和继母的一番谈话,知道了也不碍她的事,现在要紧的,却是如何提醒父亲在北地要小心。前世燕岚于战场上遇袭重伤,北地军队大乱,被匈奴占了不少便宜,今上以广南侯暂领镇北将军,将重伤的燕岚送回长安,等燕岚逝去,击退了匈奴的广南侯就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镇北将军。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前世燕岚死的太突然了,六月底重伤,九月初伤势过重而过世,燕岚被送回长安的时候早已不省人世,伤口溃烂得不成样子,又发着高烧,没几天就咽气了。他根本来不及和燕赵歌交代后事,不说别的,燕赵歌甚至不知道长公主知晓她身份这件事,不然她也不会会错意了。

燕赵歌提笔的手一颤,笔尖上的墨汁就落在了纸上。

守在一旁的季夏拿过脏污了的纸,又给她换了一张新的,问道:“世子今日似乎心神不稳?”平日里燕赵歌练字都是很稳定的,连写十几张也不会有一个错字,今天写了一下午了,连一张干净的都没写出来。

怎么又想到长公主身上去了?都怪父亲,好端端的说什么婚事,说婚事就罢了,做什么要扯到长公主身上去,害得她一下午都静不下心来。燕赵歌叹了口气,干脆放下了手中狼毫,不写了,再写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罢了。“思绪纷扰,静不下心。”

季夏给她收拢了桌子上的纸笔,一边动手一边道:“既然静不下心,世子不如出府散散心?”

燕赵歌闻言,忍不住笑了,“怎么?这次不是让季钧给我唱曲儿了?还是说有人给府里抵帖子吗?”看季夏点头,她倒是愣了愣,没想到真的有勋贵给蓟侯府递帖子。

燕家祖上既不是和世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也非代宗皇帝争皇位时的从龙功臣,在长安又没有姻亲,家里有没有待字闺中的女儿,极少有勋贵会给府里递帖子,仅有的几次都是赵国侯府递的,因为是为了给女儿相看夫婿,都被府里回了。

“难不成是赵国侯府?”

等季夏拿帖子过来,燕赵歌看着那个赵字,就知道是自己猜对了。

燕国和赵国裂土封王已经是穆宗皇帝南狩之前的事了,本是作为北方屏障的,结果挡住了异族,却没挡住叛军,使得穆宗皇帝不得不南狩。赵国覆灭还要在燕国之前,永昌十年,赵王太子急病没了,赵王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剩下的两个王子一个手握兵权,一个背靠大晋,谁也不肯服软,恰好那一年冬天雪大,草原无粮,引弓之民争相南下,手握兵权的王子怕出征得不到粮草,背靠大晋的王子怕给了粮草对方反攻邯郸,赵国就此覆灭。手握兵权的王子带着兵马去了燕国,背靠大晋的王子便去了长安。

现在的赵国侯算是燕赵歌的堂舅,他和燕赵歌的母亲清月公主都是末代赵王的嫡孙。

燕赵歌打开看了几眼,忍不住笑了,赵国侯二子赵允让的嫡长女明日及笄,请他过去观礼。因为赵国侯世子没有女儿,赵允让的嫡长女便是赵国侯的嫡长孙女,怪不得要大办。

“一点诚意都没有,明日及笄今日才送帖子来?”燕赵歌哼笑道,“去,回了帖子,本世子明日一早就去观礼。”

看来提醒父亲的事情,要落到赵国侯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