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第2/5页)

考上了大学,就是出息的城里人了,这以后当老师那也是体面的,俞满屋的努力他们是看在眼里的,这一年他没怎么下地干农活,但是他瘦了十多斤,瘦的他们几次想要劝他放弃。

付出得来了回报,以后不管他怎么样,都有一份工作兜底了。

有人考上就有人落榜。

俞向安他们往前五百米左右那里回来了一家四口。

是他们下乡当知青的二儿子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原本是老两口带着大儿子一家四口六个人挤在二十来平的房子里,现在回来了四口人。

就是说十口人挤在这二十来平的房子里。

这挤呀挤的,勉强能挤下,把住的问题给解决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口粮,他们两口子高考没考上,户口还在插队的乡下,这口粮就着急了。

但是他们再不想回去乡下继续种地,参加了几次招工,几十几百个人竞争一两个岗位,考不上,只能琢磨起了别的路子。

这回来的二儿子脑子比较活,骑着他爸的那辆旧自行车在乡下倒腾东西。

他倒腾的成本不高,是乡下收来的鸡蛋、农民自己种的青菜。

这比起去副食品店买来的要新鲜,还不要票,能自己挑挑拣拣,很多人乐意跟他买。

就算不说照顾邻居,这对他们自己也是有好处的,他还会做人,经常买什么,送一把青菜一把葱之类的,很多回头客。

包括俞向安。

她的农场里面不能种植主粮和青菜,她想要吃大米,想要吃白面,都需要花钱买,这样的话从钟建强手里买,很方便。

在他的手里,俞向安买了不少的东西,由于新鲜又齐全,为什么说齐全呢?

因为可以订货。

比如俞向安想要买一只炖汤的老母鸡的话,她就给2毛钱的定金,他隔几天就会把鸡送上门。

他就靠着赚点差价维持生活。

他是老知青了,下乡十多年,他是弟弟,但是他现在的样子,和他哥站在一块,大家都会以为他才是哥哥。

街道办的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滞留在这里的知青越来越多了,但是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安置他们,上面的人也正在吵,还没有定下该怎么处理,他们小打小闹的,养活自己做的一些事,他们就当做看不见了。

要说起来,他们也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之前的政策那是没办法,现在上面还在争论,他们就不管太多了。

他们小两口都是勤勉的,他媳妇跟着他一起忙里忙外,两个孩子年纪都还不大,平时就在家附近玩,也不去别的地方,不给大人添麻烦,看着就很懂事,因为年纪相近,从托儿班回来后,双胞胎会跟他们玩到一起,俞向安对他们顺带着有了更多的了解。

知道钟建强插队到了北边,条件艰苦,他找到机会回来了,还把媳妇孩子都带了回来。

他媳妇也是知青,不过是外地的,娘家那边是顾不上的,日子过得艰难。

就冲他回来把家小都带回来了,俞向安就觉得这人还行。

不是那种抛弃妻子的人渣。

接触的多了,也就不仅仅只是买家和卖家的关系了。

林川柏和他接触了一段时间,也觉得可以,而且意外的说的来。

林川柏说的来的人不多,在老家没有,现在在大学有一个,是他老师的侄子,两个人一起做实验磨出来的交情,另一个就是钟建强了。

看他们小两口子这么辛苦,林川柏就和俞向安商量了一下,跟他一起合作。

由钟建强从乡下收鸡蛋鸭蛋、收青菜、豆子给俞向安,俞向安加工成咸蛋、松花蛋、咸菜、豆酱。

再由钟建强兜售给每家每户。

这种钱小,不起眼,但是做的好了,收入也还不错。

这就给钟建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他们一家在家里也没那么难过了,他们可以自己花钱解决口粮问题。

对俞向安来说,她就过了一道手,就能得到一笔分成,又不用自己出门去卖,皆大欢喜。

到了冬天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定下了改革开放的基调。

对于广大农村,一则“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新闻让众多农民神思不宁。

红星大队干活的积极性是数一数二的,他们的工分值钱,用处也多,要是偷懒,那是自己找的。

但是别的地方,不管干多干少都一样,饿不死,吃不饱,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努力的干活?

红星大队这情况比起其他地方好很多,俞顺稳知道后,自己捉摸了好几天,又跟俞常有、俞青山他们商量了,特意打了电话过来。

俞向安留的是学校的电话。

他打电话来,说要找谁,挂了电话,过一段时间再打回来。

俞顺稳拿不定主意,想着小安有本事,又是在首都,问问她们几个大学生是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