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4页)

好吧是刘娥……

……不提也罢。

平常的人家,认回来一个新母亲,不过就是多个人口多双筷子的事情。要是像他现在这样有正当理由可以将旧母亲赶出家门的话,连一双筷子都不必添了。还是这么多的人,还是这么多的筷子。

顶多就是左邻右舍串门子的时候发现,哎令堂怎么换人了,我记得之前的令堂是个容长脸,怎么现在这个令堂是圆脸了?

你再给人家解释一番,什么我之前那个令堂不是好人,差点把我扔河里淹死,我已将她赶走自生自灭了。现在的这个令堂是我亲令堂,以后你串门的时候只认准她就是了。

左邻右舍似懂非懂地走了,往后门也照常串,日子也照常过。顶多是四邻之间有些风言风语,可到底也不耽误你过日子。

可赵受益不幸是个皇帝,皇帝想要认个亲妈可没这么简单。

至少刘娥的身份可不仅仅是“皇帝的母亲”这么简单,她还是曾经的摄政太后,有权力与契丹国主互通国书,有权力以自己的名义签发旨意,传行天下。

就算再不济,她也还是先帝的妻子,先帝亲封的皇后。

说句不好听的话,先帝临死之前可能想不起来李妃是谁,却一定知道,自己的陵墓有刘娥的一半。

刘娥将来是要与宋真宗合葬皇陵的。

而现在凭空冒出一个皇帝的生母,说刘娥不应该是太后,她才是太后。刘娥是罪妃,她才是先帝名正言顺的妻子。

这牵扯的事情太广了。最起码的,契丹那边与刘娥通过国书,是知道南边宋国的摄政太后姓刘的。

契丹眼下还在如火如荼的内斗中,没空关心宋国内政。

但眼看人家就要斗完了,到时候抽出空来再跟宋国一对话,发现你们太后怎么改姓李了?

哦,之前的太后犯了事下台了呀……什么,居然谋害皇储,居然陷害妃嫔……啧啧,啧啧……

你们宋国不是号称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吗,怎么也这么乱呀……

这真是丢脸丢到贝加尔湖去了。

所以,虽然实在是对不住李妃,但赵受益从头至尾就没打算真的将李妃的身份公之于众。

他本打算将李妃假充皇帝乳母,封为郡国夫人的。

但看来李妃是不会甘心于这个身份,那还是算了,就将她安置在凤宸宫和刘娥作伴吧。

赵受益道:“实不相瞒,包卿,如果要朕将李妃娘娘的身份公之于众,昭告天下说她是朕的母亲,当今刘太后是陷害皇储、残戮妃嫔的罪人,朕,实在是难以为之。”

他拣了一处看起来颇干净的台阶,拿袖子拂了拂,坐了下去,拍拍旁边的位置招呼包拯:“包卿,过来。”

夏日炎热,政事堂前的台阶一点也不凉,还有些暖意。

包拯坐在了他身边。

赵受益抱着膝盖,微眯着眼,眺望远方的宫墙:“其实朕从小就隐隐约约地知道,八贤王和狄娘娘不是朕的亲生父母。”

包拯惊道:“为何?”

赵受益道:“谁家的父母,会对亲生儿子有敬畏之心呢?朕从小就没有跪过八贤王和狄娘娘,即使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没有。八贤王几乎不与朕见面,即使是避无可避的时候,也谨慎小心,说一句话也要斟酌半晌,似乎是生怕冒犯了朕。这算是什么父母呢?”

他那时候刚刚穿越,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是何方神圣。见他们不让自己跪,还以为是遇见了千载难逢的开明父母,暗自窃喜了许久。

结果后来才知道,这哪是父母开明,是父母根本就不敢把他当儿子看待。

包拯道:“八贤王奉圣至恭。”

赵受益继续道:“都说父子天性,朕看也确实如此。朕头一次进宫,见到先帝,就觉得似乎分外亲切。先帝后来也说,见了我,比见了先太子还喜欢。后来先帝崩了,朕继了位。有一次误入冷宫,见了李娘娘,也有这种感觉。听刘恩说,那时候朕哭着回去找太后,求她释放李娘娘。可能也是天缘凑巧吧,当晚冷宫就失了火,李娘娘葬身火海。朕还伤心了很久。”

他苦笑道:“包卿!你说李娘娘冤枉,要朕为她洗刷冤屈,朕又如何不想呢?那可是朕的亲生母亲呀!朕活了十七年,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可是……唉……”

“你说李娘娘难,朕又如何不难?李娘娘独守冷宫十余年,朕确实是在南清宫过了几年舒服日子,可后来入宫后,以养子之身在太后娘娘手下求存,没有一刻不曾心惊胆战。后来继位了,太后临朝,寇公专.政,朕这个皇帝形同虚设,这包卿你是深知的。好容易寇公辞官了,太后也渐渐地还政,先是夏州起了战乱,又是北边发了水灾。然后襄阳王他居然又……”

赵受益叹了口气:“天灾**,全都发生在这几年。朕有时候都有些不明白,究竟是不是连上天都觉得朕无德无功,不配做这个皇帝,所以才屡屡降灾祸于苍生万民,逼朕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