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李斯!那个自愿跳坑的先锋!(第3/6页)

第三次考试,在周扶派人去请求鲁班大师出山后渐渐落下了帷幕。

六日很快就过去了,殿试的日子也将要来临。

周扶看到手里的名单,只觉得它闪闪发光,像封神榜一样神圣而充满光辉!

其中记载的重量级人物,足以为整个大周的未来带来新的革新与变动。

孔夫子的弟子,荀子的弟子,鬼谷子的弟子,我靠还有阴阳家邹衍的弟子!超多华夏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人物像雨后的春笋,扑通扑通冒了出来。

这些水灵灵亮晶晶的大白菜让周扶一时间犯了难,这么多人才,怎么指出前三名啊?如今周扶的手上,为相之才就不下于三个了,这可真是甜蜜的烦恼。

周扶甜滋滋地看着六部交上来的名册,一个想法在心里渐渐成型。

殿试,是陛下对天下学子进行考核不是吗?

于是周扶又想到了一个歪点子,六部之中各有擅长,这次科考是六部分开考核的,要在这么多人中选出头三名也实在太为难他的选择障碍了,所以周扶想到一个办法,你们每一个人来说说目前为止对大周不满的地方吧,谁说的多谁就是状元郎。

周扶的考核让所有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朝臣们窃窃私语。

“说出大周不好?如今大周欣欣向荣,哪儿还有不好?”

“话不能这么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是要让考生们当殿说出来,这可不是在得罪人吗?谁敢跳出来说呢?”

陛下这样也太坏了,心大大滴黑啊!

这要是拿到头名的人,岂不是要将大家都得罪透了?这成为状元郎的成本太高了,弄得不好,以后可是要做个活靶子,处处受敌的啊!不划算不划算,状元郎只是起步高一些,可真正以后混迹官场,怎么能处处竖敌呢?

“你们谁先来说?”周帝在殿堂之上,笑眯眯地询问众人。

李斯淹没在考生之中,薄唇抿着,正在思虑权衡其中利弊。他来参加科举,为的就是出人头地,高官厚禄,他自认学识过人,至少不会比他那同窗韩非差!如今韩非都成了尚书了,他怎么能落后太多?

李斯的好胜心让他不甘于人后,他暗暗思考,既然都走到了这里,他怎么可以退缩?

得罪人又如何?陛下如今所需要的,可不正是忠于陛下的纯臣孤臣吗?

李斯上前一步,率先出列说道:“陛下,学生认为,如今大周四面楚歌,当居安思危,富国强兵!”

李斯一说大周四面楚歌,不少人都以异样的眼光看向他,倒是屈原之前对他有些意见,如今听他提出这话,眼中出人意料的反而带上了赞赏之意。

“哦?”终于有人率先站出来了,没想到还是个熟人,周扶还记得他,在考场上和他对视过的人,也是一点不给屈原大人面子轻狂退场的那个人,周扶感兴趣地说道:“你且说说,如何四面楚歌了?”

“如今秦燕开战已是事实,陛下您的威信也因这一战而下降许多,晋国并不是好相处的,他们的国君野心也不小,而大周的军队人心不齐,各地兵只听当地领将指挥,却不知周天子是何人,这是其一。”

李斯不顾众人异样的目光,接着说道:“如今周境内除了王都还算富有之外,其余之地地广人稀,多地豪强拥兵自重,层层剥削之下就是连送往边境的军饷都不剩下多少,朝廷政令不通,地方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学子对大周如今的形式感到深深地忧心。”

“一派胡言!照你这么多,先帝在位期间做的一切政令都成了废纸不成?”朝中有官员义愤填膺地反驳。

“安静,如今是殿试考核期间,除考生之外其余人等不得插嘴,”周帝威严的声音自殿上传开:“李斯,你接着说。”

“自先帝时期频发大灾难以来,大周还未缓过气儿来,如今地力耗尽,想开今年收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且大周的权贵子弟醉深梦死,多以谁与当红花魁亲密而互相攀比,带坏风气。寒门子弟没有冒头之日,于学识上努力还被排挤打压......”

经过李斯之口,大周就没有好的地方了,政治经济农业文化全部差的一塌糊涂,他越是说,众人越是想到还真是这么回事,最近空前高涨的情绪宛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

李斯发完言后,顶着满朝文武不可置信的目光淡定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大周,真的有这么差吗?

有些人已经开始反思了,李斯的话太毒太重了,震耳欲聋地响彻在他们耳边。

大周这几年真的是风雨飘摇啊!

国内灾难频发,周帝被毒害死,新帝临危受命,朝中五王叛乱,晋国虎视眈眈,秦燕目中无人……

屈原低头擦拭汹涌而出的眼泪,红着眼眶:他说的没错,我们大周就是这样弱小可怜又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