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李斯!那个自愿跳坑的先锋!(第2/6页)

十佳落实之后,大周风靡了一阵子追星的热潮,比如说板上定钉对大周有着重大贡献的王大人,王大人用过的笔,王大人用过的墨水,王大人深夜埋头工作用的灯油,王大人看过都说好的书籍,王大人爱吃的菜爱去的酒楼……

这可与纨绔子弟追求青楼花魁娘子的那种追星不同,王大人可是身居高位的“男神”,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人们为了抒发内心对于王大人的憧憬,就差去打听王大人喜爱穿哪一家亵裤了。

谁他妈能知道,陛下请的人写传记时把他们往天上夸呢?不仅如此,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引人入胜,看得王莽自己都感动地热泪盈眶,他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修路的时候遇到了这么多的痛苦磨难?

真正的出名以后,王莽后悔了,悔地肠子都青了!但是他能怎么办?自己一心追求的名声、名誉,如今都有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等等,你们想干什么?本官不纳妾,本官也不要填房,别扯本官衣服,救命!

在十佳夸张夸大的宣传之下,王大人这位引起全城追捧的“男神”,再也不敢一个人出门了。

此时的王大人根本不知道前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坑在等待着他,今日终于听到陛下提出正式开始十佳评选,王大人宛如打了鸡血,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朝臣们一起呼唤“陛下圣明!”

王莽内心的变化周扶不得而知,倒是工部的考核就在这日下午进行了。

工部是主要营造各大工程的机关,旗下除了要招更多手艺精湛的匠人以外,还需要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因此工部的招人条件是不单单是理论知识,若是此人有特殊发明足以证明其能力,甚至可以直接封官的。

工部选拔,踊跃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除了在水利理论知识上专研透彻的郑国以外,还有一人名为李冰,在华夏历史上,他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郑国之鼎鼎大名更是家喻户晓,华夏战国时代郑国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反而成为了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还有一人名为张湛,于开垦稻田种植水稻有独到的见解。

这间谍活动做的反倒把敌人弄强盛了,郑国的属性怕不是个招财猫?

此外还有一人,名为泰山,就是有眼不识泰山的那位泰山啊!

泰山的技巧之精湛,能够化朽木为神奇,做出精良的木工家具来。一个做木工的工匠又怎么会在工部考核之中脱颖而出呢?

因为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东西!石磨!在此前,王莽便从陛下手中拿到了石磨的样稿,他可以保证,样稿在他的手中,而工部那些正在专研样稿的工匠也还没有做出完全的成品来。可是泰山其人,他把石磨给捣鼓出来了,在没有样稿的情况下!

手艺考核的场地比较开阔,能够让那些来考工匠司的人们尽情的施展拳脚,而看上去木纳愚笨的泰山,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看好。

“这傻大个做的什么东西呀?”边上的人在窃笑他手脚粗笨。

“没想到这样的人都会考进第三场来,”有人不服气地摇头。

“这傻大个怕不是做不出好东西自暴自弃了?”就连考官都注意到了,与边上的同僚窃窃私语

“你看他那圆筒,什么鬼东西,这东西便是卖出去都没人要吧,”同僚摇摇头。

王莽巡视考场,无意之间注意到这边动静,都第三场了,筛选至今留下的可都是精英了,又怎么会有人糊弄考核呢?

工部侍郎看到他们的尚书王大人凑近去看泰山的作品,突然脸色大变,心头一跳:“大人,可是有哪里不对?”

“这,这石磨是谁教导你做的?”王莽大惊失色,急切地询问泰山道。

“大人知晓这是石磨吗?”泰山挠了挠后脑勺,憨厚地笑了:“这是学生的老师公输班所创造之物,之后教导给学生,老师让我在考试的时候将它做出来。”

“你的老师是公输班?”王莽惊讶道:“可是民间那有名的木匠?”

“老师听说陛下要为工匠们授予官职,便让学生来试试,”泰山说道。

此后,王莽找到周扶,将泰山其人告诉了他,并且牵出了背后的一条大鱼!——鲁班!

华夏历史上建筑鼻祖,木匠的鼻祖,发明了铁锯、斧头、曲尺、墨斗这类砍伐和测量的工具,伞、石磨、云梯都是他造的!

而他发明创造了这么多,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造福百姓。

周扶没想到自己刚靠着脑海中的知识捣鼓出石磨图纸来,人家发明此物的正主就出现了,这让周扶有一点点小心虚,但更多的是巨大的喜悦,他忙命人去打听鲁班的动向,若是可以请到这位大师到工部来指导,整个工部工匠司的动手能力与发明创造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