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变局(第6/8页)

林延潮失笑道:“用儿,近来可有给家里来信,拿与我看看。”

“他近来倒是很忙,已两个月未曾写信。听说在从洋人那学几何之学,同时给学院的二三年生们上课,另外最近在鼓捣什么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

“是啊,是用儿从洋人那听来的,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但他倒是很有把握。”

林延潮露出欣然之色道:“这孩子倒是没辜负我对他的期望。”

林浅浅听林延潮夸奖林用倒很是高兴:“只是在婚事上不上心,我看用儿也无心回老家,不如在京师里给他找一门当户对的婚事好了。”

林延潮闻言失笑。

“我知道你定是说不急,不过皇上就是如此,在我这妇道人家看来皇上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你若忍不下这口气,就上疏明言好了。咱们也回福建老家,过几年你就能抱孙子了。”

林延潮心道,是啊,自己这也到了含饴弄孙之龄了。

林延潮道:“今日既是在天子面前不说,若我事后再上疏,就是公然顶撞,此不能为之。”

“可是相公你不是那等吃了亏放在心底的。”

林延潮点了点头道:“没错。既是天子食言,那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京师西园。

这日官员在此雅聚。

几名侍女在一旁长案研磨,奉纸,以便官员们即兴作诗。

以往如此雅集的诗作,都颂太平盛世或自表闲适,而今倒是多了几分锐意进取,问志的意思。官场诗文自是随着朝堂风气而变。

众人之中最为人瞩目的当然是毕自严。

南京工部员外郎毕自严被林延潮调至京里,出任云南清吏司郎中。

众所周知户部十三司中云南清吏司地位最高,因为云南清吏司除了掌核云南之钱粮奏销及各厂之税课外,还主管漕政事务。

这日毕自严在雅聚中与同年聊天。

毕自严坐在罗汉椅上与几位极要好的官员言道:“若不废除矿税,则通商惠工不能行,故而必须改以收取商税。但若要收取商税,皇店必须废除,苏州织造,江西瓷器也必须废除。”

众官员皆道:“难,难,如此真要一步到位,不如先改商税。”

毕自严道:“不可,不可,诸位难道没见苏州之事吗?朝廷向岁贡的名义向织户征了一道,矿监又以矿税的名义向织户征了一道,如此织户岂有生路。至于皇店更不可,多少奸商冒皇商之名偷税漏税,如此朝廷如何管,如何将商税收上来?更不用说多少宗室……”

“这些人真是国家的蛀虫,那朝廷就不管这些织户,皇店?”

“不能管,不能管。”

“毕年兄所言在理,不如我等联名上奏朝廷。”

毕自严道:“以矿税上疏,必石沉大海,不如先议废宗室在民间特权。”

众官员们都是深以为然。

若说皇商皇店对民生的破坏,实不如宗室十分之一。

平日里宗室由朝廷养着也就罢了,更重要是宗室对经济的破坏。

不拿十几个藩王所在的河南而言,就拿四川而言,当时大半个四川都是蜀王产业,蜀王府对各种行业渗透简直无以复加。

毕自严等这一批官场上的后起之秀多是林延潮门生,或者门生的门生,且充斥着各科道,于是一经号召,联名上疏朝廷请求废除宗人府,并将关押审判宗室的司法权,从朝廷下放到地方州县。

此事一出,满朝哗然。

而林延潮这时不慌不忙地抛出了另一个猛料。

那就是伪楚王案!

楚藩一直事多,最骇人听闻的就是嘉靖二十四年楚王世子杀楚王之事。

对此湖广百姓是拍手称快,时称‘楚王贪酷已极,人无可奈何矣。天为楚民报雠,乃假手其子,身弑子灭,天定胜人之理也’。

最后楚王世子被嘉靖皇帝下令挫骨扬灰,改由不过四岁的朱华奎袭爵。

如今楚王府又生乱事,原来楚府宗人辅国中尉朱华趆联合了同宗的二十九人遣人上告,谓现任楚王朱华奎为假王。

朱华奎得知朱华趆上奏后大惊,派人秘密进京贿林延潮万两白银,让他将奏章扣下不要上奏给天子。

而林延潮果真奏疏压了几天,等毕自严等言官上奏后,将伪楚王事上奏给天子,并将一万两银子转手奉至御前。

天子闻此事震怒。

林延潮则上奏,韩王府汉阴王曾经有养育异姓、冒充己子之事,现在又出楚王之案。以往朝廷对宗室管理未免有些纵容,令宗室在地方横行不法,这一次楚王案即开了一个不好例子。

天子闻奏,令林延潮派大臣至湖广,一经查实立即重办!

谁都知道天子要动手整治宗室。

文渊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