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十六章 不祭不宴(第3/4页)

我微笑道:“炮后有震力,足可将人震死。但炮铸得不坚,也有炸膛的危险。臣女从未见过神机营是如何攻城杀敌的,几番思量,只得将这女子画在炮侧。”

皇帝道:“听说你在景园读过火器整造的书?”

我答道:“臣女有幸拜读陛下御笔,其中有一本写了子母微炮的整造方法。臣女细细读过,当真巧夺天工。”

皇帝饶有兴致道:“你知道子母微炮的道理?”

我恭敬道:“在子炮中填好火药与铅弹待用,装入母炮之中,点火即发。如此又轻又快的火器,乃是战场上的不二利器。”

皇帝颔首道:“不错。自朕登基以来,俗务冗杂,已经许久没有人与朕谈论过火器了。武库每年都会研制新的火器,但做来做去,总觉不得要领。”

我笑道:“听闻武库的少匠们做出了飞箭、五雷神炮、地炮、水雷等许多神器,陛下怎么还说他们不得要领?”

皇帝微微冷笑:“朕要他们做子母铳,他们就做不出来。”

我笑道:“子母微炮已可手提肩扛,再要做得小巧本就很难。子铳壁薄,药用得就少,弹子的射程便十分有限。若要增加射程,想必得在火药的配方上下功夫,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要钻研不息,天长日久,总能做出来。还请陛下宽心。”

皇帝笑道:“你懂得倒多。”

我忙道:“臣女班门弄斧。”

皇帝笑道:“如今许多人都说,北燕已灭,国库吃紧,可以不必造那么多火器,你以为呢?”

我垂首道:“此是国事,臣女不敢置喙。”

皇帝笑道:“今日闲谈,只管说来。”

我恭谨道:“北燕虽灭,西夏犹存。我朝平定关中不久,于夏人不过是略有羁縻而已。且夏人‘狼子野心,难以恩纳,势穷虽服,兵去复动。唯当长矛挟胁,白刃加颈’[39],因此兵备决不能松懈,火器研制更加不能停滞。”

皇帝笑道:“此言甚得朕心。可恨三司与户部却整日用国库空虚来敷衍朕。”

我不便接话,只垂目不语。忽见小简进来禀道:“茶点已齐备,请陛下移驾。”

我趁机道:“臣女先行告退。”

不待皇帝说话,却听张女御娇滴滴道:“陛下快去吧,茶凉了便不好了。”

皇帝微微一笑,拉起张女御的手道:“这就去。”又向我道,“退下吧。”我站起身,屈膝恭送。

依旧从西一街回永和宫。芳馨一面走一面笑道:“依奴婢看,陛下与姑娘倒投缘。陛下说的,姑娘都懂。姑娘说的,陛下听着都高兴。”

我嘿的一声冷笑:“我若与陆将军和昌平郡王说备夏之事,想来他们也会高兴的;我若和武库里的少匠谈论子母铳的研制,他懂的只怕比陛下还多。难道我和他们也投缘么?”

芳馨顿时语塞,良久方道:“姑娘这话不通。姑娘若和陆大将军和昌平郡王说火器整造之事,他们多半不懂;若和武库的少将说夏人之乱,他更是摸不着头脑。唯有陛下样样精通,才能和姑娘说得来。这还不叫投缘么?”

这一次轮到我语塞。我大笑:“姑姑善辩,我甘拜下风。”

芳馨双颊一红道:“姑娘取笑奴婢。不过奴婢方才见陛下倒是想留姑娘用茶点,只是因为张女御拦在头里,这才……”

我摇头道:“我不会留下的。昨天是紫菡,今天是我,这宫里还不要生吃了我。”

芳馨笑道:“姑娘就会说歪话。”

我叹道:“这回谢恩已毕,可以有好一阵子不用去定乾宫了。伴君如伴虎,今天听着高兴的话,明天就难说了。在永和宫安静度日便好,旁的事情不用多理。”

回到永和宫,却见慎嫔已在悠然殿中等候。她一身乳白纱衫,以淡紫丝线勾勒出团团牡丹,乌发间一支红宝石蝴蝶簪灼灼有光。这蝴蝶簪本是一对,慎嫔做皇后时曾赏给我一支,自己则保留着另外一支。虽然她仓促迁出守坤宫时并没有将此簪带出,但周贵妃掌管后宫时,还是将此簪寻出还给了她。

我心中一凛,忙上前行礼:“娘娘久等。”

慎嫔笑道:“也是才来没一会儿。听说你去谢恩了?”

我自茶盘上双手捧过碧螺春,奉与慎嫔:“定乾宫有赏,自然得去谢恩。”

慎嫔道:“太后赏了你一条她老人家从前用过的玉带,那东西可是价值连城。你可去济慈宫谢恩了么?”

我笑道:“今晨先去了太后宫里,再去了守坤宫,巳时已过才去的定乾宫。”

正说话间,定乾宫的小简带着两个小内监送了两碟点心和一包茶叶来。一碟豌豆糕,一碟百果蜜糕。小简道:“大人走后,田女御来请安,服侍陛下用点心。陛下随口问起大人平素都爱吃什么点心,田女御便说了几样。恰巧桌上有一碟豌豆糕和一碟果子蜜糕还没动过,便命奴婢送了过来。这茶叶是上好的碧螺春,陛下说他不爱喝,也一并赏给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