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四十六章 可不可问(第5/12页)

高曜却死死抓住,正色道:“只要有臣在,就不让皇兄去!”

高显道:“救得及时,还有一丝希望,再拖下去就难了!”他毕竟身负武功,胳膊一扭一送,已然甩脱了高曜。一面向冰面狂奔,一面扯开身上的锦袄。红彤彤的金丝五龙袍被甩在冰面上,宛如雪白的肌肤被翻起了可怖的血肉。只一瞬,高显连跑带滑跳入了冰洞之中。高曜也着急起来,踮着脚就往冰面上去。我拉住他,轻轻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冰面上人多了起来,众人带了冰锄敲开厚厚的冰层寻找三位公主。又有数人跳下水去救人,高显和那内监从新敲开的冰洞中探出头来换气,如是十数次,约莫一炷香的工夫,终于将三位公主拖出了水面。此时皇后已得了讯息,亲自带了人在岸上观看。几位乳母和贴身服侍公主的丫头都跪在水边哀哀哭泣。苏燕燕和封若水也从雯清轩赶了过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将三位公主抬上岸,我和高曜连忙过桥上岸。太医忙挤压胸腹,三位公主虽是呕出不少水,却面色惨白,连眼皮也不动一下。太医们颇有难色,都无力地摇了摇头。众乳母宫女顿时放声大哭。

高显和那内监精疲力尽地爬上冰面,连衣裳都顾不得穿好,赶忙跑上岸来。见此情景,高显大叫一声,仰头昏了过去。太医连滚带爬地过去查看。皇后满目悲痛,由穆仙扶着,几乎站立不稳。

三位公主的尸身既已被举上岸,众人无事可做,唯有哭天喊地。池边的人越来越多,层层跪到书厫门下。我亦远远跪下,埋头不语。

咸平十四年的春天,将始于天下混一的天下大义,亦始于金沙池畔的愁云惨雾。

不,或许春天永远也不会来到了。

注释:

[1]《孝经·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2]《长短经·惧诫第二十》:“议曰:……今时昏道丧,九域焚如,而委忠危朝,晏安昏宠,忠不足以救世,而死不足以成义。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阎忠又当持此论以相说也。”

[3]《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隽不疑传》:“登堂坐定,(隽)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暴)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

[4]《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5]《汉书·外戚传下·班婕妤传》:“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

[6]蔡申《卜算子》:“重重雪外山,渺渺烟中路。路转山横无尽愁,正是分携处。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锦素沈沈两未期,鱼雁空相误。”

[7]《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8]《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范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9]《论语·为政第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论语·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整齐严庄则民畏之。故民爱之则亲,畏之则用。夫民亲而为用,主之所急也。故曰:‘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

[12]《汉书·元帝纪第九》:“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13]《诗经·国风·召南·甘棠》

[14]《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隆传》:“超曰:‘应龙以屈伸为灵,大人以知机为美。今连兵积岁,资储内尽,强寇外逼,百姓嗷然无糊口之寄,假使张、陈、韩、白,亦无如之何!陛下宜思权变大纲,割区区常虑。苟卜世有期,不在和好,若天命去矣,宗族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