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十章 大忠小忠(第3/4页)

她身后侍立的小丫头道:“姑娘平日在家中,从来也没有被弹过一个指头,这才进宫几天,便这样……”徐嘉秬连忙喝止,拭泪道:“到底是我太没用了。”

史易珠问道:“皇后究竟为何动气?”

徐嘉秬低了头,迟疑道:“这……似乎是为了贵妃今晨早朝后在仪元殿伴驾的事情。”

我奇道:“这有什么不妥?”

锦素摇头道:“我听母亲说,早朝后的一个时辰,圣上通常是自己一人在书房中看公文、批奏章,嫔妃和皇子们去问安必在巳正之后,这还是太祖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只是因为近日皇子们都在书房里上学,才去早些。嫔妃照旧。”

嘉秬奇道:“就算贵妃偶尔早朝后在仪元殿中,那又怎样?这也值得动这样大的气么?”

锦素环视一周,低声道:“听闻太祖朝时,有那么二十几天,尚太后就在早朝后陪在太祖身边检阅公文……”

我和史易珠相视一眼,俱是默然。嘉秬惊诧道:“姐姐是说陆贵妃干涉朝……”我忙拿帕子掩了她的口,轻轻摇头。

四人围坐,一团寂静。齐齐端起茶盏,但觉茶汤温吞,涩然无味。心念如潮,如烧滚的水,汩汩浇了上来,又凉了下去。

不多时众人散了,只留我一人坐在榻上凝神思想。芳馨换了茶,见我发呆,便小心问道:“姑娘有何难处?”

我吓了一跳,见她端着残茶站在一旁,不由问道:“向来茶水上的事都是绿萼和红叶做的,怎么是姑姑?”

芳馨道:“这会儿已交亥初,两位姑娘都梳洗去了。”

我叹道:“都这样晚了。”

芳馨道:“姑娘可要洗漱么?”

我见周遭无人,遂拉着芳馨坐下,轻声问道:“姑姑知道尚太后曾为太祖检阅公文的事么?”

芳馨凝思片刻,说道:“是有这么回事,那大约是开宝四五年的事情。那时候太祖刚刚立后,太后早朝后常在书房伴驾。只是才过一个月,太后便自请离了仪元殿,从此不再议政。自此之后,太祖早朝后便独自在书房中,后妃侍臣,一概不见。直到今上。”

我又问道:“太祖还有别的妃嫔曾经如尚太后一样议政么?”

芳馨道:“再没有了。”

我又道:“皇后与陆贵妃,姑姑说,圣上更喜欢谁?”

芳馨恭声道:“圣上对皇后,虽说恩宠不多,但还算客气。若论喜欢,大约更喜欢陆贵妃。陆贵妃谦逊有礼,知书识墨。皇后的性子……有时对下面的人严厉些。”

我又问道:“既如此,为何不立陆贵妃为后?难道陆贵妃也如周贵妃一般,有绝不能立为皇后的理由么?”

芳馨道:“陆贵妃出身高贵,人又温柔敦厚。若立贵妃为后,应无不妥。”

我沉吟道:“皇后是武英侯的女儿,武英侯的父兄都是开国功臣;陆贵妃是太傅陆谦的孙女……”再向下想,脑中轰然如雷电滚过,冷汗如芒刺在身。直到芳馨推我,我方从酣梦中惊醒,于是命她撤了茶,服侍梳洗。然而这一夜,因着不可说的胡乱猜度,我辗转反侧,睁着眼睛直到天亮。

晨起更衣系了玉枢亲手缝制的隐翠香囊。囊中琼英枯萎,残香消散。红叶一面填进新制的香,一边笑道:“奴婢昨天看到姑娘和三位大人在一起说话,都穿得好生素净。连史大人那样爱红的美人,都穿了青白色的衣衫。难道是四位大人约好的么?”说着看着妆台上陈列的几只钗环,又问道,“姑娘今天戴什么?”

我随手拿了一只素银环给她:“还是这个吧。”

红叶道:“姑娘换了吧。这个已经戴了好几天了。”

我自镜中一笑道:“妆扮华丽了,恐有人说闲话。”

红叶只得接了银环:“姑娘侍奉皇后所生的二殿下,就是多妆扮些,旁人也不能说什么。”

镜中笑容遽然生出一丝讥诮之意,满目晨光霎时如寒铁生冷。我将随手把玩的紫玉钗往妆奁中一抛,淡淡道:“二殿下就是二殿下,说什么皇后的二殿下!”

红叶不解,却也不敢再问。忽见芳馨进来道:“姑娘,启祥殿来人回话了。”说罢身子一让,乳母李氏走进来行了一礼。我笑道:“不拘叫哪个丫头来就是了,嬷嬷又何必亲自过来?”

李氏一脸笑意:“奴婢怕小孩子们说话不清楚,自然要亲自来向大人禀告。”

我笑问:“殿下昨夜睡得可安好么?”

李氏道:“殿下昨晚听了许久的故事,又问了好些,睡得有些晚,这会儿还没起身。”

我点头道:“殿下抱恙,今天还上学么?”

李氏笑道:“奴婢正是为了这事来回大人的。皇后下旨,今日殿下歇息一天,不但不去上学,连晨昏定省也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