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单

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非饮用六清不可。作《茶酒单》。

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①、惠泉②。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其次,莫如龙井。清明前者,号“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最好,一旗一枪③,绿如碧玉。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石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全变矣。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④,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山西裴中丞尝谓人曰:“余昨日过随园,才吃一杯好茶。”呜呼!公山西人也,能为此言。而我见士大夫生长杭州,一入宦场便吃熬茶,其苦如药,其色如血。此不过肠肥脑满之人吃槟榔法也,俗矣!除吾乡龙井外,余以为可饮者,胪列⑤于后。

注释:

① 中泠:中泠泉,在镇江西北金山下长江边,如今已在泥沙中消失。号称“天下点茶第一”。

② 惠泉:在荆门象山东麓,成名于隋朝。又有人认为袁枚说的是无锡惠山泉,号称“天下第二泉”。

③ 一旗一枪:旗茶叶舒展如旗,枪指未舒展的茶叶。

④ 穿心罐:茶壶中间有一根空心柱子直穿过茶壶盖,煮茶用具。又名穿心罀。

⑤ 胪列:陈列,排列。

武夷茶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①,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②,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③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注释:

① 丙午秋:1786年秋天,即乾隆五十一年秋天。

② 香橼:一种灌木,成熟果实为圆形。袁枚此处指的是香橼果。

③ 瀹(yuè):滚煮。

龙井茶

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每还乡上冢①,见管坟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绿,富贵人所不能吃者也。

注释:

① 还乡上冢:还乡上坟。一般在清明时节进行。此时的龙井茶非常好。

常州阳羡茶

阳羡茶,深碧色,形如雀舌①,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

注释:

① 雀舌:像鸟雀舌头的茶芽。

洞庭君山茶

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方毓川抚军曾惠两瓶,果然佳绝。后有送者,俱非真君山物矣。

此外六安、银针、毛尖、梅片、安化,概行黜落。

余性不近酒,故律酒过严①,转能深知酒味。今海内动行绍兴,然沧酒之清,浔酒之洌,川酒之鲜,岂在绍兴下哉!大概酒似耆老宿儒,越陈越贵,以初开坛者为佳,谚所谓“酒头茶脚”是也。炖法不及则凉,太过则老,近火则味变,须隔水炖,而谨塞其出气处才佳。取可饮者,开列于后。

注释:

① 律酒过严:律指自律。自己严格控制酒量。

金坛于酒

于文襄公①家所造,有甜、涩二种,以涩者为佳。一清彻骨,色若松花。其味略似绍兴,而清洌过之。

注释:

① 于文襄公:于敏中,字叔子,又字仲常,号耐圃,江苏金坛人。状元。乾隆朝重臣。谥号文襄公。事迹见《清史稿》。

德州卢酒

卢雅雨转运家所造,色如于酒,而味略厚。

四川郫筒酒①

郫筒酒,清洌彻底,饮之如梨汁蔗浆,不知其为酒也。但从四川万里而来,鲜有不味变者。余七饮郫筒,惟杨笠湖②刺史木簰③上所带为佳。

注释:

① 郫(pí)筒酒:郫指四川郫县,筒指竹筒。郫筒酒是清代名酒,如今还有此酒。

② 杨笠湖: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江苏无锡人。戏曲家。有《吟风阁杂剧》传世。

③ 木簰:木排。

绍兴酒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①,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故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余常称绍兴为名士,烧酒为光棍。

注释:

① 耆英:年高出众之人。耆,老人。

湖州南浔酒

湖州南浔酒,味似绍兴,而清辣过之。亦以过三年者为佳。

常州兰陵酒

唐诗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①”之句。余过常州,相国②刘文定公③饮以八年陈酒,果有琥珀之光。然味太浓厚,不复有清远之意矣。宜兴有蜀山酒,亦复相似。至于无锡酒,用天下第二泉所作,本是佳品,而被市井人苟且为之,遂至浇淳散朴,殊可惜也。据云有佳者,恰未曾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