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

本篇写一个叫保住的武士在重重设防之中取琵琶的故事,展示了他高强的胆识和武艺,也充分显示了作者语言描摹的能力。小说篇幅不长,但布局精巧,有详有略,有的轻轻带过,尽在不言中,比如写保住的孔武有力;有的预先伏笔,烘云托月,比如写保住的矫健轻捷;而写保住的智勇和轻功,则集中笔力,通过取琵琶以重彩浓墨表现。从发现保住“防者尽起”始,作者用了大量的四字句,或比喻,或顶针,形象生动,描摹如画,声音伴随动作,动作呼应节奏,环环相扣,激越紧张,而又音色明快,铿锵斩截。结末两句,连用平声,馀味无穷。

吴藩未叛时,尝谕将士:有独力能擒一虎者,优以廪禄,号“打虎将”。将中一人,名保住,健捷如猱。邸中建高楼,梁木初架。住沿楼角而登,顷刻至颠;立脊檩上,疾趋而行,凡三四返;已,乃踊身跃下,直立挺然。

王有爱姬,善琵琶。所御琵琶,以暖玉为牙柱,抱之一室生温。姬宝藏,非王手谕,不出示人。一夕宴集,客请一观其异。王适惰,期以翼日。时住在侧,曰:“不奉王命,臣能取之。”王使人驰告府中,内外戒备,然后遣之。

住逾十数重垣,始达姬院。见灯辉室中,而门启锢,不得入。廊下有鹦鹉宿架上。住乃作猫子叫;既而学鹦鹉鸣,疾呼:“猫来”。摆扑之声且急。闻姬云:“绿奴可急视,鹦鹉被扑杀矣!”住隐身暗处。俄一女子挑灯出,身甫离门,住已塞入。见姬守琵琶在几上,径携趋出。姬愕呼“寇至”,防者尽起。见住抱琵琶走,逐之不及,攒矢如雨。住跃登树上。墙下故有大槐三十余章,住穿行树杪,如鸟移枝;树尽登屋,屋尽登楼;飞奔殿阁,不啻翅翎,瞥然间不知所在。客方饮,住抱琵琶飞落筵前,门扃如故,鸡犬无声。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平西王吴三桂没反叛时,曾经晓谕将士:有能够独自一人捉住一只虎的,俸禄官位给予优待,授以“打虎将”的称号。打虎将中有一人名叫保住,像猿猴一样矫健敏捷。王府中兴建高楼,刚架起大梁和木檩。保住沿着楼角向上攀登,顷刻便到了楼顶,他站在屋脊的檩木上,快步行走了三四个来回,之后纵身跳下,笔直地站在地上。

平西王有一个爱姬善弹琵琶。她使用的琵琶用暖玉做弦枕,抱在怀里,满屋温暖。爱姬珍藏着琵琶,没有平西王的手谕就不拿给人看。一天晚上,正在宴饮集会,客人请求观赏琵琶的妙处。适值平西王犯懒,答应明天再看。当时,保住站在身旁说:“不用王爷的命令,我能把琵琶拿来。”平西王让人迅速告知王府里里外外,加以戒备,然后让保住出发。

保住越过十几道院墙,才抵达吴三桂爱姬所在的院落。只见屋里灯火通明,屋门紧锁,无法进去。走廊有一只鹦鹉在架上栖息。保住便学猫叫,接着再学鹦鹉叫,大呼“猫来了”,又发出急切的摆动扑打声。只听见爱姬说:“绿奴快去看看,鹦鹉被扑死啦!”保住便在暗处躲藏起来。一会儿一个女子挑着灯走出门来,她身刚离开屋门,保住已经挤了进去。他看见爱姬守着放在几案上的琵琶,便径自拿上琵琶快步走出。爱姬惊呼:“贼来了!”防卫人员一齐出动,看见保住抱着琵琶飞跑,根本追不上,便把箭放得密集如雨。只见保住一跃而起,窜上大树。墙下原有三十多棵大槐树,保住在树梢上穿行,就像飞鸟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在树间穿行完了,又窜上屋顶;屋顶跑尽了,又窜上楼顶;他在殿宇楼阁间飞奔,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转眼间已不知去向。客人正在喝酒,保住抱着琵琶飞身落在酒席前,门仍然关着,鸡犬无声无息。

  1. 【注释】

  2. 吴藩:吴三桂,字长白,辽东人。明崇祯时为总兵,镇守山海关。后勾结清兵入关,镇压农民起义,井执杀明桂王朱由榔。清初封平西王,就藩云南。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下令撤藩,吴三桂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相继起兵反清,时称三藩之乱。
  3. 廪禄:犹言官俸。
  4. 猱:猕猴。《尔雅•释兽》:“猱暖善缘。”
  5. 邸:王邸,指平西王府。
  6. 暖玉:据说是一种常暖之玉,即冬温夏凉的玉。唐苏鹗《杜阳杂编》下:唐大中初,日本国王子来朝,携有冷暖玉棋子,云出本国东三万里之集真岛池中,“冬温亘冷:故谓之冷暖玉棋子。”牙柱:乐器上的弦枕
  7. 塞入:谓侧身挤入。
  8. 攒矢:密集的箭矢。
  9. 章:棵。“大材曰章”,见《史记•货殖列传》索隐。